泉州一老师长肺结节险被“过度治疗”,省立专家:发现肺结节别稀里糊涂就切

泉州一老师长肺结节险被“过度治疗”,省立专家:发现肺结节别稀里糊涂就切

00:00
04:47

这些年,随着肺部CT的普及,

不少朋友体检后惊讶地发现,

自己一向自诩健康的肺部

多出了一个叫

“磨玻璃结节”的小东西。

上网一查,

又被各种“癌变、早期肿瘤”的词汇

搅得茶饭不思、心神不宁。

这磨玻璃结节究竟是雷,

还是一场虚惊呢?

拿捏不准的肺结节让他茶饭不思

2019年,在泉州任教的王老师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右上肺的结节。听说有些肺结节属于“癌前病变”,本就认真严谨的王老师不敢怠慢,一直定期体检,密切关注它的变化。

然而结节的变化看起来并不乐观,个头已超过1cm,从影像学报告上看,它的样貌看起来也十分唬人:有毛刺状突起!这张牙舞爪的,俨然不是什么“善茬”。不仅如此,CT检查发现左下肺还新增了一个混合磨玻璃结节,这让王老师的担忧又平添了几分。

拿着影像检查报告,王老师跑了不少医院,有医生考虑王老师的肺部结节为恶性,建议手术切除。医生的话让王老师内心焦躁不安,一心想早日去除体内这个“不定时炸弹”。经多番打听,王老师慕名找到了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谢宝松。

保守治疗后 结果发生戏剧性变化

鉴于王老师肺结节的情况较为复杂,谢宝松组织了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放射科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

会诊中,专家们调阅了王老师先前的CT影像仔细比对,发现他的肺结节虽有恶性的可疑,右上肺结节虽然有毛刺征,但表现为长毛刺,且历经4年病灶无进行性增大,而略有缩小,综合考虑为良性病变纤维硬结可能性大。左下肺新增混合磨玻璃结节不排除炎性结节的可能,胸外科主任潘小杰会诊后也给出了无需马上手术的建议。

因此,几个学科专家商议后,决定先让王老师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炎药物保守治疗,以观其变。

在一个疗程的保守治疗完成后,王老师再一次来到省立医院检查复诊,左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明显吸收,“这说明该结节确实是炎症导致。”

看完复查的胸部影像,谢宝松将诊断结果告诉了王老师。

原本要手术切除的结节,如今在药物的治疗下缩小了,还排除了恶性的可能,这戏剧性的变化让王老师不禁长舒一口气,放下了长期积压在心中的大石。

判断结节良恶性不能只看外貌

在临床中,谢宝松遇到了许多如王老师一样的患者,因对肺结节的认知较为片面,一听说磨玻璃结节或结节上有毛刺,就马上与肺癌关联起来,甚至个别医生对此也一切了之,可以说是到了“谈磨色变”的地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提到一个现象:“在某些大城市、某些医院,一发现肺部小结节就切掉,糊里糊涂地切完后发现,有的是肺癌,多数不是,存在过度治疗。”

事实上,体检结节检出率在40%-60%之间,其中恶性结节只占3%-5%,肺结节过度切除率达20-40%。

“判断肺结节的好坏,除了看形态、大小,还要结合结节的密度、结节中有无血管、实性成分占比等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当发现肺结节时,尤其是第一次发现,建议找专科医生,尤其是有多学科讨论平台的医院进行综合判断诊疗,不用过度慌张,避免过度治疗,也避免误诊、漏诊。”谢宝松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