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也是年味!他们“泡”在图书馆里过春节

书香也是年味!他们“泡”在图书馆里过春节

00:00
07:18

甲辰春来,年味浓浓。春节假期成都迎来和煦艳阳,许多市民逛花市、赶庙会、打麻将、走亲戚,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然而,有不少市民从热闹中逃离出来,在静谧书香中寻找年味。

在年轻人聚集的成都高新区,大年初一、大年初二这两天,钟书阁等不少书店里坐满了人,钟书阁成都银泰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书店比平常多10%以上的市民游客。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来来往往充满了众多追梦学习的人。

沉浸式学习

新年追梦不停步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桌上,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阅览区逐渐没有了空位。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背着书包、带着水壶,找准座位就“钉”住,往往会待一整天。

高三学生小何同学,把图书馆作为备考的自习室。距离高考不到4个月,这个短暂的寒假,她争分夺秒。这几天,她每天的学习节奏都很紧凑:早上10点吃个丰盛的早午餐,就来图书馆占座,然后长时间、高强度地专注学习,通常持续到晚上六七点才回家吃饭。“图书馆会有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坐在这里就不得不学。”小何同学说,图书馆已经成为她在春节期间的打卡点。

对小何来说,图书馆是通向梦想的地方。她希望今年夏天能够考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未来成为一名中医师传承国粹。春节期间在图书馆沉浸式学习,为新一年的追梦冲刺做好准备。

记者注意到,图书馆内除了有“单打独斗”的年轻人在备考,还有许多家庭“组团”来图书馆过年。

三个小孩、两个大人,蔡光华面前的书桌围了一圈人。除了自己一家四口,他还领着邻居家的小朋友来共同学习。三年级、四年级、初一,三个孩子的年龄和年级各不相同,都拿着各自的书本安静地做作业。一旁的蔡光华夫妻也各自拿着书阅读,空闲时帮孩子找资料、批改作业。

“放假后每天都在图书馆,要么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要么去高新区图书馆新馆。”蔡光华笑着说,假期“泡图书馆”已经成为家庭“团建”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耐性,另一方面也是教导孩子如何爱护和尊重公共空间。从中午一点到下午六点,孩子在图书馆里“待得住”“耐得磨”,累了就去找绘本休息一下,从来不会打闹。

一进杂志阅览区,74岁的蒋先生和老伴就钻进书架间挑选各自喜爱的杂志。“爱人喜欢文艺,去文学区看诗歌散文,我爱好书法,就来找找艺术类杂志。”蒋先生说,退休后两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泡图书馆,春节期间也延续着平日的习惯。找个舒适的座位,一本《美术》杂志,他能静静翻阅好几个小时。在他看来,年味不在麻将桌上、也不在茶碗闲语中,一人一书徜徉在各自的精神世界里,就是过年带来的新气象。

图书馆成为城市地标

传递文化底蕴

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大数据智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当日客流。从中午12点开始,一条曲线便快速拉升,且有着不断走高的趋势。入口处,逐渐稠密的客流显示着这里的人气。

“某种程度来说,这里已经是城市的地标了,所以你会看到一家几口来图书馆的特别多,”馆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阅读学习的空间,也提供了休闲、艺术体验、文化交流的生活美学空间,这本身就有“打卡”的价值。他表示,“打卡”是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的手段,哪怕不是坐在这里进行深阅读,花半小时随意抽出一本杂志翻阅,也是短暂的书香浸润,有利于市民素养的整体提升。

家住金牛区的李先生,把图书馆作为招待远方亲戚的景点。“孩子大舅一家从北京过来团聚,总得让他们感受正宗的成都味道。”李先生说,他为一家十口人安排的行程包括公园晒太阳、绿道骑行,还有就是到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看书。其中,去图书馆看书是最老少咸宜的行程,岳父岳母,孩子小姨一家、大舅一家都比较满意,“大人有得逛、小孩也有得学。”李先生说,来成都过年不仅有好吃好耍,也有城市的文化底气底蕴,带着远方客人来感受城市文化,是最本土的年味。

据了解,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超长延时服务也持续到春节。初一至初七,该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为9:00-23:00,将充分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龙年春节期间,图书馆还将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龙吟九州迎新春,琴瑟和鸣谱华章”新春民乐专场音乐会、“探秘四大文明古国之埃及”主题讲座等等,让广大市民和读者在假期中也能享受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钟书阁成都银泰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书店年均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50余场。春节,人流量较平时和周末都有所增加,增长大约为10%,特别是以亲子为主的家庭较多,大家越来越接受在书店中感受新春的氛围。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该区大街小巷众多书店书屋呈现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图书馆和书店,也是在播撒希望的种子,既是形成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也是城市发展不断登高望远的人文基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兔兔爱朗文字典

    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