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三,在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00:00
15:11
三、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流传与发展

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与傣族杂居的布朗族,也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18世纪末,西双版纳的傣族封建主为了加强对布朗族的控制,派僧人进山区传教。由于布朗族地区原始宗教势力比较强大,佛教受到了原始宗教信仰者的抵抗。佛爷曾四进三出布朗山,为布朗族消除“密插”(鬼),并反复宣讲佛教教义,宣扬天堂地狱观念,宣称不信教的是野人(不成熟的人),信佛教能超度父母亡灵,经过长时期的潜移默化,最终使原始宗教信仰者接受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终于在布朗族聚居的山区扎下了根。随着村寨头人 “达曼”或家族长、氏族长信仰佛教,村民也跟随信仰,佛教于是逐渐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宗教信仰,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这主要是由于与原始宗教相比,佛教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宗教信仰,具有较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能给信徒带来更多的精神安慰。

佛教对原始宗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布朗族逐渐放弃了不少传统观念和行为,例如猎头祭谷。布朗族的原始宗教并没有因为佛教的盛行而走向衰亡,而是在与佛教的矛盾沖突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为了适应佛教的需要,原始宗教中一些与佛教教义相矛盾的活动不得不改变形式保存下来,逐渐形成了布朗族地区原始宗教与佛教相互配合、相安共存的局面。布朗族人既笃(du)信原始宗教也信仰南传佛教,信徒在每年播种旱稻之前必先请佛爷卜卦,选择当年播种方向。

由于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布朗族的男子一生必须进佛寺做一个时期的和尚,一般在寺中干杂活,由自己家中供应饭食。布朗族本无民族文字,布朗族的佛爷与和尚都要学习傣文,通读佛经,成了布朗族的知识分子。他们用傣文撰写诗歌、历史、医药、天文、历算、地理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往往插入几段佛经经文,于是就被视为佛经而流传,由此促进了布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

聚居在德宏一带的阿昌族、德昂族也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阿昌族由于与傣族杂居,故深受傣族文化的影响,傣文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阿昌族地区传播的重要工具。在户撒、腊撒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建有一座佛寺。这些佛寺多建于清代前期,表明当时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阿昌族地区的发展已处于鼎盛时期。阿昌族信徒认为向佛寺贡献典籍,就是积累功德,是向佛祖表达虔诚之心,佛祖会帮助你实现愿望。因而有不少阿昌族信徒出资请人抄写经典奉献给佛寺,使得佛寺藏书丰富。除了佛经外,佛寺还收藏了天文、历史、地理、数学、医药等方面的书籍,因而佛寺成了保存和发扬阿昌族民族文化的中心。

阿露节为阿昌族所特有的佛教节日,是纪念 “个打玛”(释迦牟尼)的灵魂回到人间的节日。相传个打玛得道成佛后,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每年农历六月母亲去世的日子,他都要到天上为母亲念三天经。天上的一天相当于地上的一个月。个打玛离开人间的三个月,正是雨水连绵、青黄不接、疾病饥荒困扰人类的艰难时期。农历九月十五个打玛念完经返回人间时,佛光将天空照得金光闪闪,大地一片欢声笑语,青龙白象摆尾甩鼻和人们一道迎接个打玛回到人间。因此,每年的农历初十至十五,阿昌族的男女老少舞动着早己编扎好的青龙白象,敲着象脚鼓排队汇集到一起,尽情地跳起集体舞,观看耍青龙白象以及象脚鼓表演,隆重欢庆个打玛的灵魂回到人间。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更多地是表现出庆丰收的内容。

原始宗教与佛教相互共存并相互影响是阿昌族文化的一大特征,它影响着阿昌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阿昌族人家里,既供奉祖先灵位和灶君,也供奉佛祖释迦车尼。沙弥、比丘平时要帮助信众送魂驱鬼。在祭祀地方神或寨神时,也要仿照佛教的做法,插上一对小彩旗。阿昌族地区的每座佛寺东北角都有一根祭寨神用的的木桩或石柱,项上放置一块木板或石板,作为敬祭释迦牟尼的标志。

在德昂族地区,每个较大的村寨都建有佛寺。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德昂族的观念意识中占有主导地区,因而佛寺也就成了村寨中各种主要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佛爷在德昂族的信徒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他们除了主持佛寺内的日常事务外,还主持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重要佛教节日的宗教仪式以及祭社神等活动。

德昂族信众接受了三个世界(天堂、人间、地狱)的观念,人死后,他的灵魂还存在,并根据死者生前的善恶来判断灵魂的去向,善者升入天堂,恶者留在人间变为鬼魂,甚至打入地狱受惩罚。天堂由天神困土戛(jia)主辛,他随时俯察人间善恶,主宰人们的命运,地狱则由老妇人“禁牙拉”掌管,惩罚在人间行恶者的灵魂。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归宿,人们应该拜佛行善,这样生时可避免灾难,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死后入地狱,受到应得的苦役和极刑。在德昂族中,凡四十岁以上的人,必须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在佛教节日中,进佛寺听佛爷通经,布施礼佛。


德昂族的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既相似又不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作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中的佛像,为象征佛祖化身的佛像沐浴,意谓缅怀先㹃恩德,预祝来年吉祥。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特鲜花,蘸(zhan)水轻经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纱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摔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又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南传上座部佛教从19 世纪开始在部分佤族人当中流传,佛寺中有佤族的长老、佛爷、和尚。佛爷受长老统辖,具体办理佛教事务。佤族人也喜欢送男孩进佛寺当和尚,成年后还俗。佛寺是举行佛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传播佛经的地方,但佤族地区的佛寺较为简陋,都是竹木结构的草房。长老、佛爷用傣文来念通佛经,教和尚念诵佛经也是使用傣文。佛教传入部分佤族地区后,对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了佤族与其他民族的密切联系,这不仅体现在先进文化的传播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佛教禁杀生、禁酗酒的戒律方面,如猎头祭谷、剽牛的习俗在佛教流传的佤族地区就得以革除,杀猪宰鸡祭鬼的活动也大大减少。

佛教信仰是这些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些古老民族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南传上座部佛教作为当时较为先进的文化,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占居主导地位,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