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年的规距

春节过年的规距

00:00
06:29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文化在不断更迭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规矩。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千万不能丢。
春节过年,就有不少的规矩。
今天我们从待客、聚餐、拜年、送礼、忌言、祭祖、贴对联六个方面,为大家分享。

01

待客

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入门必为客安座。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1. 走到门口时,要走到客人前面,为客人开门,请客人先进。
2. 进门后立即为客人安排就坐。
3. 要请客人坐上座,主人自己要坐下座,茶水端来后,主人先举杯示意,请客人喝茶。
4. 客人没有吃完饭,主人不要先起身。 
5. 客人离开,起身相送,远道而来的客人要送下楼,或送出村外。

02

聚餐

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不挑剔食之美恶。

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 座位要有次序,正对大门的上座必须让给长者。
2. 入座后不斜着身子坐,不伸脚。
3. 吃饭不要吧唧嘴,不要发出异响。
4. 吃饭的时候不要挑剔饭菜好坏。
5. 吃饭时要用公筷公勺,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夹菜,乱翻搅菜。
6. 已经夹到碗里的菜肴,不能再把它放回去。
03

拜年

先立外轻轻叩门,主人让入方入。

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谈话应答必顾望。

将上堂,声必扬。

饭及眠时不访客。


1. 先在门外敲门,主人同意后方可入内。
2. 坐姿端正,不倾斜身子听人说话,不大笑影响他人。
3. 应答别人的谈话时,眼睛要平视对方。
4. 快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好有所准备。
5. 拜访别人的时候,应该避开吃饭以及睡觉这两个时间段。
04

送礼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长者赐,不敢辞。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有往无来不合礼仪,有来无往也不合礼仪。
送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自己来拿,也不要问别人要不要。
送东西给别人,态度要谦虚,有礼貌。
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不要拒绝,以示尊重。
05

忌言


1. 吃鱼不能说“翻”。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寓意安全回来。
2. 过年说“破”不吉利,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要说饺子“挣”了。
3. 不能说“坏”、“没了”、“老”、“死”、“光”等晦气的话。
4. 不小心打破了杯盘,要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

06

祭祖


1. 墓祭时间选择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为宜。
2. 除夕夜把家谱、祖先牌位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
3. 参加祭祖不要嬉闹、嬉笑,要虔诚。

07

贴对联


1. 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结尾,分清上下联,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不可贴反。
2. 贴春联最好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
3.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着贴,柜子存放物品的地方福字可倒贴。
4. 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征吉祥。
08

新规矩


文化更迭,时代在跃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诞生一些新规矩。
我们在传承老规矩的同时,也要接纳新规矩,简单给大家分享5条。
1. 亲朋好友相聚,不劝酒,不在人多的场合抽烟。
2. 手机保持静音,饭桌上不要只顾着玩手机。
3. 众人齐聚,不打断别人的交谈。
4. 长辈给红包,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去接,并鞠躬致谢。
5. 孩子要学会在长辈面前说吉祥话,但不可以索要红包。
09

很多年轻人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规矩当成是繁文缛节。

但其实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规矩,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做人之道,处事之法。
规矩,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立身之本,懂规矩、守规矩的人往往更受人尊重。
做人做事,懂得规矩,守住规矩,才能守住人生。
春节过年,希望我们心中都能牢记这些规矩,做到有礼有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