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河南省气象台公布2023年河南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23年,全省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多,日照时数偏多。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5.9℃,较常年偏高0.9℃,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2016-2023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8年;平均降水量为983.0毫米,较常年偏多39%,为1961年以来第四多;平均日照时数为2094.0小时,较常年偏多164.5小时。
年内,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秋季气温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值;冬季降水量偏少,春、夏、秋三季均偏多,其中春季偏多61%,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五多值。
麦收期遭遇历史罕见“烂场雨”
5月25-30日,我省大部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是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阴雨天气过程。
全省18个地市均出现连续降水,小麦主产区平均降水量普遍在30毫米以上,为1961年以来麦收期影响范围最广的年份;105个县连续6天出现降水,持续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50.6毫米,小麦主产区平均降水量普遍偏多2.1~5.3倍;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仅4.2小时,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导致全省71%的测站土壤偏湿,连续6天偏湿的测站超过四分之一,个别低洼地块出现积水。
此次灾害造成87个县农田渍涝,小麦点片状倒伏、发霉,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
台风“杜苏芮”带来豫北极端暴雨、局地龙卷
7月28-31日,受强台风“杜苏芮”影响,我省大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7月29日,强降水中心位于豫北。此次过程具有暴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暴雨过程持续4天,豫北大部出现连续2天及以上暴雨,鹤壁、淇县、内黄连续3天出现暴雨;沿黄及以北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浚县、林州、滑县、新乡、巩义、嵩山和登封等7个国家级气象站7月29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7月下旬历史极值。
7月29日11时30分-12时,濮阳市南乐县局地出现龙卷风,附近站点极大风速11.3米/秒。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造成部分乡镇农田渍涝,玉米、西瓜、蔬菜等农作物被淹,部分群众房屋损坏,树木、电线杆、广告牌刮倒。
年末持续暴雪寒潮多地气温创新低
受多轮强冷空气影响,12月10日至22日我省持续暴雪、寒潮、低温天气。9日夜里至10日、13日夜里至15日,全省连续出现两轮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中降水相态复杂、暴雪范围大积雪深、单日降水极端性强,同时出现近年罕见的大范围冻雨天气。累计降雪量达近10年来同期最高,商城、安阳、汤阴、内黄、孟津等5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12月降水极值。
12月10日起,全省持续低温天气,16日至24日,西部、北部最低气温持续低于-10℃。12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1.8℃,较常年同期偏低4.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44站为建站以来同期最低值;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1.0℃,较常年同期偏低6.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13站为建站以来同期最低值;全省平均最低气温-4.0℃,原阳、鹤壁、清丰和登封等4站为建站以来同期最低值。受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省内部分输电线路和新能源场站因覆冰出现跳闸及停运;天气过程重点时段我省高速公路上站口几乎全部封闭;郑州站多趟列车晚点或停运。
秋收期再次遭遇持续阴雨天气
9月17-30日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此次连阴雨过程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与秋收期高度重叠,具有明显寡照特征。
全省平均降水量115.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多,其中信阳、驻马店、漯河、南阳、许昌平均降水量分别偏多5.0倍、4.6倍、3.4倍、3.3倍、3.3倍。
全省48县达到连阴雨过程监测标准,占总监测站数的40%,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大部和豫北局部地区。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仅36.6小时,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少,其中南阳、信阳日照时数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三少。
3月强冷空气来袭出现桃花雪倒春寒
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3月12-13日、15-17日、22-23日我省连续出现三次大范围强冷空气过程,其中12-13日,全省最低气温降幅最大达14.8℃,大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6~3.0℃;15-17日,三门峡、洛阳等地最低气温降幅最大达13.3℃,大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3℃。
低温过程伴随大范围雨雪天气,三门峡、洛阳等地部分县市出现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嵩县、嵩山、三门峡、汝州、宝丰、宜阳等6站3月16日最大积雪深度突破或达到3月历史同期极值,其中嵩县突破年最大积雪深度历史极值。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等地出现轻~中度倒春寒天气。
年初出现近30年同期最强区域性寒潮天气
1月13-15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南下共同影响,我省出现区域性寒潮天气,伴降雪、大风天气。
各县最低气温最大降幅达5.9℃~12.9℃,极端最低气温达-8.9~-1.7℃,有12%的站点气温为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54个县达到强冷空气标准,40个县达到寒潮标准,过程综合强度为1951年以来1月历史同期第2强,为1994年以来1月历史同期最强。
夏初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广泛
6月全省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6天,豫北及中东大部10天以上,其中豫北局部达15~17天。
6月22日至24日,我省淮河以北大部出现高温天气,北部中东部最高气温达37℃以上,部分县市达39~42℃。受持续性高温影响,我省土壤失墒加快,北部、中东部前期降水偏少区域土壤表层出现旱象,土壤表层缺墒站点较高温前由16%增加至34%;全省用电负荷明显增加。
春季大风、沙尘天气频发
4月2-4日、4-6日、15日、20-21日和28-29日,全省共出现5次大范围的大风天气,造成洛阳、开封、焦作、南阳、安阳等地春玉米、果树等作物和果蔬大棚不同程度受损。
受上游沙尘传输和沙尘回流影响,4月11-15日、20日和28日我省先后出现3次沙尘天气过程,全省出现大范围PM10重度到严重污染。
12月全省气温开启“过山车”模式
12月前期全省气温异常偏高,7-8日各地最高气温普遍在20℃以上,豫北、豫中、豫西局部最高气温超过25℃,安阳、郑州等89个县日最高气温突破或达到12月历史极值。
12月9日起,受多轮强冷空气影响,河南大部持续暴雪、寒潮、低温天气,气温“断崖式”下降,北中部及西部日最高气温连续降温幅度达15到20℃,郑州、漯河、周口等64个县突破12月历史同期极值;在寒潮天气和雪后辐射降温影响下,10日至22日全省气温持续偏低,16日至24日,我省西部、北部最低气温一直在-10℃以下,12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仅为-1.8℃,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2月多地浓雾强浓雾影响交通出行
2月23-24日,新乡、开封、商丘、平顶山、许昌、周口、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地部分县市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或强浓雾,局部低于50米,其中南阳、永城和新蔡最低能见度分别为45米、44米和41米。
受大雾影响,省内多地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部分路段禁止所有车辆上站。2月24日,南阳内邓高速因大雾天气影响,发生多起车辆连环相撞事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