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主席赞为“三个第一”的“好人”,为何后来的级别不高?
1988年4月底,我国的革命老同志贺敏学病逝于福建福州。在他身后,开国上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将军,为他送上挽联,赞他是“英雄本色”、“烈士”;而新四军中的老战士,同时也是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也为其送上挽联,称其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而贺敏学生前,除了自己有着“三个第一”的壮举外,与毛主席之间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主席得知其行政待遇后,还直接表示要给他提升,却遭遇到贺敏学的拒绝。
贺敏学为何会拒绝?他的待遇又为何这么低?在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主动要求调低级别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开始考虑给各岗位的干部进行定级,然后依据各个级别的待遇,来给干部们发放工资。
当时,贺敏学担任的是建工部西安总局的局长,按照行政标准来看,贺敏学的级别被定为行政7级,也就是相当于正部长级。
对于这个级别,很多人都觉得给贺敏学定的太低了。因为贺敏学可是一位老革命同志,在革命时期为党和人民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
然而,贺敏学却并不在意这个,他甚至还主动提出,要给自己再降一个级别,最后降到了行政8级,也就是副部长级别。
定下级别后,贺敏学依旧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实干风格。
此后,他又带着六千多人的工程部队,从西安转到福建福州,担任福建省的副省长,同时负责基建等方面的工作。
1963年,贺敏学作为福建省的代表,来到首都参加全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中,贺敏学再次见到了毛主席,并且还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怀。
毛主席先询问了贺敏学工作和家里的情况,当得知贺敏学只有行政8级的待遇时,主席表示这个待遇有些太低了。
贺敏学闻言,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和主席聊起了别的事情。
等贺敏学回到福建以后,中央组织部还问过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贺敏学的待遇没有定为7级呢?
得知是贺敏学自己要求的降低待遇,很多领导人都非常惊讶,纷纷好奇贺敏学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原来,在贺敏学看来,当时他身处的西安当地,有很多干部的级别偏低,因此贺敏学就想到,把自己的级别调低一级,就能让好几个一般干部的级别调高一些。这样一来,就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当地干部的积极性,对于当地的发展建设也是非常好的。
除了行政级别和待遇不高,贺敏学的职务也一直属于不高的程度。自从他到福建就任以后,后来就没再离开过这里,职务也一直保持着副部级。连他曾经的老战友陈毅元帅,都发出过好奇的询问:贺敏学的职务,怎么连省委常委都没有到?
其实,这都是因为贺敏学不争不抢,希望能到合适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多做一些实事。在他就任的期间,福建的群众都称他是“好省长”。
回顾贺敏学在革命中的经历,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个低调、无私奉献的人。
富家子弟闹革命
贺敏学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贺家的家境殷实,在当地属于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贺敏学的胞妹贺子珍、贺怡同样也是我党优秀的革命同志。
作为家里的长子嫡孙,贺敏学从小到大受到家人很多的爱。贺家的书香门第之风,本想指望着贺敏学继续发扬光大,奈何他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子,在读书方面基本没什么长进,倒是喜欢舞刀弄枪,喜欢看《水浒传》以及有关武术一类的书籍。
因此,贺敏学的性格豪爽,体魄强健,时常在家里自己照着书本上的内容锻炼身体,而他这种性格对两个妹妹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人生的前期阶段,贺敏学身上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将几个调戏自己母亲的兵痞,给当场殴打了一顿。这些人恼羞成怒,后来时常到贺家的茶馆找事,贺家人连忙让贺敏学外出躲避风头,又给那几人赔了些钱,事情才总算了结。
反观这边的贺敏学,在离家躲避风头的日子里,如愿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真正的武术功夫。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下,贺敏学意识到只有学武拥有真本事,才能保家卫国、救苦救难。而他练得一身功夫,也确实在日后的革命生涯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练好了功夫以后,贺敏学在北伐前夕加入国民党,并在第二年随军回到永新县,赶走了当地的军阀。
此后,贺敏学在当地担任要职,同时也是中共在永新支部的秘密指挥员。而他的两个妹妹也和他一样,同样投身于革命一线。当时的永新,对贺家三兄妹都加入革命队伍的行为颇为赞美,将他们称为“永新三贺”。
虽然加入了国民党,还担任要职,但贺敏学亲眼所见国民党的行为越来越跑偏,因此对国民党大失所望,希望能另寻一条光明的道路。此时,贺敏学认识了永新当地的一名共产党员,随着两人的交流和沟通,贺敏学的思想觉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最终,贺敏学在1927年初果断加入共产党。在第一次开会中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妹妹竟然也在场,原来,贺子珍与贺怡先贺敏学一步,早就是共产党员了。
不久后,国民党向永新发起突袭,贺敏学不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积极与其他党内人士联系,同时发动无辜被关入狱中的革命群众,一起向反动势力做出斗争。他们想办法与当地的组织取得联系,随即永新暴动开始了。
此后,国民党派出部队前来支援,眼见形势有变,贺敏学当机立断:其他县籍的人员,还回到原地活动。而永新的一部分党员和武装力量,跟着袁文才、王佐上井冈山。这样才能保存力量,分散开也能继续战斗。
大家一致同意这一方案,贺敏学就上了井冈山,以赣西农民自卫军的副总指挥身份,在附近进行走动,还帮助袁、王两人改进革命思想。因此,他也被毛主席称为是“上井冈山的第一人”。
伟人赞“三个第一”
从1929年开始,贺敏学就辗转各地,参与各种作战,并先后担任多个重要的职务。
在解放战争中,贺敏学参加过豫东、淮海、渡江等多场重要的战役,担任过华东野战军一纵的参谋长等要职。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委任贺敏学为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党委书记,以及上海防空司令部的副司令员。
在此期间,贺敏学接到过一次紧急的任务,华东军区的防空部队要进行一次演习,贺敏学被任命为演习司令。
这次演习时间紧任务重,贺敏学很清楚,这是想要检查华东与上海防司合并后的情况,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但贺敏学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非常高效的展开工作,让自己的指挥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让华东防空部队的指战员,对他的严格、认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贺敏学便脱下军装,开始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1954年6月,贺敏学到北京参加建工部召开的会议。在这次到京过程中,贺敏学还与外甥女李敏碰面。
毛主席得知李敏要去见贺敏学非常高兴,让她转告贺敏学,请第二天晚上来丰泽园里做客。同时,主席又嘱咐身边的李银桥卫士长,找司机去接贺敏学过来。
第二天晚上,贺敏学在李敏的带领下,如约来到丰泽园里,此时主席已经在会客室内等候了。见到贺敏学一进来,主席立刻从沙发上站起来,面带微笑的与贺敏学握手,还给他递上一支烟。
作为老战友,同时也是亲戚的两人,即使已经分别20多年没再见面,这次会面的氛围也是十分亲切、自然的。
在聊天中,主席先过问了贺敏学妹妹贺子珍的情况,随后又问到贺敏学的工作、家庭情况。贺敏学一一作答后,又主动说起两人分别后,自己在部队里的经历,比如参加了哪些战役,担任过哪些职务等等。
主席耐心的听完以后,当即对贺敏学做出夸奖,赞他是“三个第一”的“好人”。
其中,这三个第一分别是指武装暴动,即贺敏学领导的永新暴动;第二个“第一”则是在永新暴动后,贺敏学是我党一众将领中,第一个上井冈山的人。
而最后一个“第一”,指的就是渡长江第一。当年贺敏学指挥队伍,在49年于安徽渡江,主席称其部队是全军最早过江的。渡江后,贺敏学和先遣部队会师,为之后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立下头功。
而贺敏学得到主席的夸赞后,也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在工作中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
结语
每当贺敏学的老战友们提起他时,无人不赞一句“英雄”。
在那些老革命先辈的眼中,贺敏学是一个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始终保持着党员的优良品德,为党为民考虑的优秀老革命家。
贺敏学去世后吗,当时的福建省委曾为他致以悼词,称贺敏学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久经考验的优秀干部,是一位不屈不挠的革命者。
从贺敏学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长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生鞠躬尽瘁,他的精神和高尚品德,值得后人学习。
作者:沧海
参考文献:
林强. 毛泽东称赞的“好人”贺敏学 [J]. 百年潮, 2006, : 73-74. DOI:10.16624/j.cnki.11-3844/d.2006.02.014.
尹伟斌. 碧血丹心战惊涛——贺敏学在大革命洪流中 [J]. 福建党史月刊, 1994, : 35-38.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