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叶天士医案小故事

民间叶天士医案小故事

00:00
04:27
民间叶天士医案小故事
叶天士之所以有这样的医术,除了他天资聪颖,更重要的是勤奋好学。

一天,一位上京赶考的王举人和他的书童,路过此地,恰巧此时,王举人感觉浑身不舒服,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头痛,因为早就听闻叶天士的大名,于是派书童去请。

诊过脉后,叶天士对王举人说:“您患的是风寒病(类似现在的感冒),用了我开的药就会好。但身体内还有火热,上京赶考路途遥远,您将患消渴病(类似现在的糖尿病)。不超过100天,必定无办法救治。”说完给王举人开了几服风寒药。

几个月后,叶天士竟然在街上偶遇了已经金榜题名的王举人。叶天士很诧异,问其原因。

原来,上次王举人吃了叶天士给开的几副药后,病情好转,因为不想耽误进京赶考,就勉强上路了。

路上遇到了镇江金山寺的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告诉他消渴症,并非无药可解。 只需买几筐猕猴桃带在身上,渴了就生吃,饿了就煮熟吃,连用几个月,保管无事。王举人按照老和尚的话去做,真的平安无事。来到京城,顺利通过了考试,朝廷封了一个相应的官职。

叶天士早就听说过这个和尚的本事,一直不相信,听了王举人的话, 叶天士感叹: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当即决定前去拜老和尚为师。他乔装成名为“张生”穷苦人,恳求老和尚收他为徒。

数月中,师徒二人谈论医道,乐此不疲。

有时叶天士也代老和尚拟方,一天老和尚见了他开的处方后说:“你的学问已和苏州的叶天士不相上下,为何不独树一帜,反跑到我这学习?”

叶天士忙跪倒回答说:“弟子就是叶天士,因为弟子深知医者需做到万无一失,方可治病救人,免得误人性命。又担心师父不肯收我,故而乔装改扮,望师父恕罪。”

老和尚一听,恍然大悟,怪不得张生如此聪明,医理稍经点拨即可,不像医界圈外之人。同时对叶天士这种认真求学的精神也深感佩服。自此以后,俩人结为至交。

叶天士除了天资聪颖,更重要的是勤奋好学。为了钻研医学,他一生拜过17位老师。

行医70余年,叶天士深知“医者当谨言慎行!”所以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跟前,留下了“慎勿轻言医”的遗言。

叶天士的两个儿子奕章、龙章后来也继承父业,毕生忙于治病救人,他们时刻牢记父亲“慎勿轻言医”的临终嘱咐,勤奋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苏州一带也极有口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