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很逗的话:“秦桧还有三个朋友。”
一个被人唾骂的人,都能够交到朋友,而你为什么一个朋友都没有呢?
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很多退休老人身上,却体现出来了。
按理说,退休之后,闲来无事,就会呼朋引伴,打麻将、跳广场舞。可是太多的人,活成了一股逆流,一个人也有清欢。
退休老人混到最后,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多半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01
放下了人情,不再委屈自己。
古人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最后的苦,就是“放不下”,也意味着,这是苦难的压轴戏。
很多人,到了盖棺定论的那一天,还念叨着某个人。无疑是人生的悲剧。
有一些六七十岁的人,忘不了曾经爱过的人,导致婚姻不和睦,甚至给儿女的生活丢丑。
对于朋友,你总是放不下,其实自寻烦恼。
你会发现这样的现实:你总是放不下某个人,于是去找到他,可是他却已经不记得你了,尴尬到了极致。
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顺其自然才是美。”
把社交看透了,你就会知道,真正的朋友很少,多数的人,都是冲着利益来的。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朋友,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会弄丢,不得不放下。更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淡化。
春秋时,晋国的大臣俞伯牙,弹琴很厉害,给他鼓掌的人很多。但是身边的人,不懂得琴音,只是碍于他的实力,不得不笑着对待。
他去楚国探亲的时候,偶遇了樵夫钟子期。
钟子期听懂了他的琴音,然后两个人结为知己。
过了一年,钟子期意外病故。俞伯牙闻讯赶来,把自己的琴砸了——从此再无知音,还弹琴干嘛?
既然我们本身没有什么朋友,并且朋友会走散,还迷恋朋友感情,就没有必要了。
退休了,没有朋友,就少了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的可能。也不要被谁来讨好。
人啊,放下了别人,其实是放过了自己,把关系当成了一缕清风,来去都不纠结。
02
习惯了独处,懒得去凑别人的热闹。
有些人,骨子里是不合群的,越到退休的年纪,越喜欢“人走茶凉”的感觉。
从五十岁开始,就尽量减少单位上的应酬,也不和谁拼酒,非去不可的饭局,也是默默无闻地坐在一旁,吃几口饭,找个借口就离开了。
主动要求,要退二线了,不再待在好的位置上。一方面,不拦着年轻人的去路,一方面体现自己的姿态。
当然,在退出职场,远离圈子的时候,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能够愉快地消磨时间。
北宋时期的李清照,是一个红人,嫁给了家庭显赫的赵明诚。两个人一起收集古玩,结交了很多朋友,还一起写诗文,好不热闹。
宋王灼在《碧鸡漫志》里记载:“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到了南宋时期,李清照的丈夫去世了,她改嫁了,又离婚了。从此光彩不再。
很多人都认为,李清照的余生是凄惨的,就像乡野的村姑一般。
可是对于她自己来说,恰好是“无丝竹之乱耳”,能够专注于整理曾经收集到的东西。
那些笑话她的人,也许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女作家张爱玲说过:“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热闹的地方,看起来很好,其实是磨难很多的地方。比方说,看人脸色喝酒,被算计了,还得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维系朋友感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唯有丢掉了热闹,才能真正回归自己,终于不要带着面具过日子了,惬意啊。
03
离开了故地,和旧友存在很远的距离。
当下,很多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多年,然后回到家乡养老。
也有人,在家乡工作,退休之后,随着儿女外出,定居在陌生的城市。
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了。
若是你离开了工作的地方,或者频繁更换工作,那么你到了退休,和朋友就走散了。
毕竟,距离是朋友之间的一堵墙。哪怕我们用网络来聊天,发微信红包来体现礼尚往来,但是不见面,是一种遗憾。
我的一个老乡,在东莞混了三十多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县城定居。
东莞的熟人,都散了;乡里的熟人,都很少交往了。从外形看,老乡就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身边只有老伴。
人情,到底抵不过现实,就算你喜欢结交朋友,到了退休之后,人生的价值消退了,别人也不会在乎,体现你在一厢情愿。
04
我们总是说,人老了,退出大圈子,留下三五知己,能够富养感情。
可是知己呢,一个都难求。
因为利益而来的朋友,算不得真朋友,也会因为利益消散而分散。
退休,就应该有退休的样子,把时间留给自己,要享受生活的乐趣了;把精力留给家庭,要带孙子,要关爱老伴,要帮助子女。
很多快乐,是一群人是一起嬉闹,赚钱,创业。但是顶级的快乐,却是自娱自乐。
就像一朵兰花,是深山老林里,不要谁来发现,也会芬芳。
没什么,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不是混明白了人生。
外人以为你形影相吊,其实你是形影不离。
作者:布衣粗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