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古代圣王的教导。
我们进展到《论语》的最后一篇了,〈尧曰篇〉第一章。
第一章内容比较长,仔细分析它的材料,可以知道它是从《尚书》里面〈大禹谟〉、〈汤诰〉、〈泰誓〉、〈武成〉里面选择一些重要的观点来加以介绍。其中谈到的是古代的圣王:从尧、舜、禹,一直到商汤、周武王,他们身为天子基本的立场。
他们如何照顾百姓的?同时也说明在古代要如何施政?如何收拢民心,同时照顾百姓?
我们就分四段来说。
第一段,原文是: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它的意思是:
尧让位给舜时,说︰“听着啊!你这位舜!天的任命已经落在你身上了,你要忠实地把握正义原则。如果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天的禄位也将永远终止。”舜后来也以这番话告诫禹。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谈到尧、舜、禹的时候,会提到他们是禅让,也就是并不是以家天下的方式来传他们的天子之位的。那么禅让的时候,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说,天的任命在你身上,所以你要做到两点:第一,要把握正义原则。第二,要好好照顾百姓。如果百姓陷于困苦贫穷,那么天的禄位,也就是天命就会永远终止。
这说明古代的天命是降于有德之人,使他成为天子。天的儿子就是代替天来照顾所有的百姓,他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是正义;第二,是仁爱。
接着,看到第二段,商汤如何进一步去引申这样的思想。
原文是: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商汤对夏朝进行了革命,取代了夏朝。他成为天子之后,他基本上所作所为还是按照尧、舜、禹的原则。
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
商汤说︰“在下履,在此谨献上黑色牡牛作为牺牲,并且向光明而伟大的上帝报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您的臣仆所作所为,我也不敢隐瞒,这些都清楚陈列在您心中。我本人如果有罪,请不要责怪天下人;天下各地的人如果有罪,都由我一人来承担。”
所以前面提到的履,就是商汤的名字。他献上黑色的公牛作为牺牲,然后向上帝报告︰有罪的人,商汤不敢擅自赦免。为什么?因为赦免的权力在于上帝;至于臣仆所作所为,也不敢隐瞒,因为上帝清楚的知道这一切。这里反映的是古代的信仰,信仰一个至上神。祂对于人间的一切、善恶的状况都非常清楚,并且会施行善恶的报应。
最后那一段讲得最好,就是商汤说︰“我本人有罪,不要责怪天下人;而天下人有罪,由我一人承担。”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子最好的示范。因为天子在这位子上,他要负责领导与教育百姓,让他们都走上人生的正路。他们犯错的话,天子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天子如果自己有问题,绝不能怪罪任何其他人。像这样的观点是非常好的。
接着,周武王在革命成功之后,取代了商朝。他基本上也有类似的做法,这是下一段了。
原文说。
周有大赉(lài),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意思是:
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得到财富。武王说︰“我虽然有许多至亲的亲人,但是比不上有许多行仁的部属。百姓如果犯了过错,由我一人来承担。”
所以在这里,周武王所做的,就是设法在人间,也要设法赏善罚恶,让社会上得到公平正义。然后有许多行仁的部属,也就是层层的官员好好来照顾百姓。至于百姓有过错,同样的,由我周武王一个人承担。
这都是古代最好的天子的观念。中国历代的帝王如果对于这一段,多去学习思考及反省,我想政治情况应该会改善很多。
接着一段是谈到:你如何让政令通行?又如何让百姓心悦诚服?同时在施政上,应该重视什么?也有几点具体的建议。
它的原文是这样的。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yuè)。
它的意思是:
检验及审定生活所需的度量衡,整顿被废除的官职与工作,全国的政令就可以通行了。恢复被灭亡的国家,延续已断绝的世系,提拔不得志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心悦诚服了。
这里所说的还是一样,要做到正义与仁爱。
然后,接着。
应该重视的有︰百姓,粮食,丧礼,祭祀。
这里所说的“民、食、丧、祭”很明显,要重视百姓,并且民以食为天,不能缺少粮食。如此照顾百姓,也就是符合仁爱的要求。最后要特别重视丧礼与祭祀,也就是在前面(〈学而篇1.9〉)曾参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些都是很好的观点,也由孔子传给他所有的学生。
最后,提到四点跟具体施政有关的。
他说。
宽厚就会获得众人的爱戴,信实就会得到百姓的依赖,勤快工作就会取得重大的成果,行事公平就会使人人满意。
这四点,显然是说明要如何从政的。
如果对照一下,在〈阳货篇17.6〉里面“子张问仁于孔子”这一章,孔子回答五点“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回答里面,居然有三点“宽,信,敏”跟这里所说的完全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从古代经典得到启发,融会贯通之后,再教给自己的学生。
子张问的是“仁”,就是他个人的人生正路,可能在当时,子张准备出来从政的,所以孔子的回答,跟这边(〈尧曰篇20.1〉)所谈到的从政的考虑,几乎完全一样。所以从本章的材料可以知道,这很可能是一段孔子教学的学生的笔记。而记下来的人,很可能就是子张这位同学。
所以,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古代中国传统最好的一点,就是身为天子的人,他要负责管理百姓以及教导百姓。百姓有过错,他们一个人负责;他们自己有过错,绝不推给百姓。他们治理百姓的原则是:让百姓得到仁爱与正义。这样子,整个社会就成为一个理想的状况了。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知命知礼与知言。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今天是不是有口误,前面说的是母牛,后边说的是公牛
圣王、圣人的教导都十分好,可惜总是有折扣
从天下为公的帝道,到以民为本的王道,再到后来诸侯的霸道,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人人之间的善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善如何提高?从君子儒到圣人儒,从学以自用到学以致用,从外求到内求,从好高骛远到人间烟火…处处都是生活的内容,都是人生的意义,都是修养的方向,在每个人身上体现不同,这大概就是夫子强调的仁吧。越学习越感觉儒道是一家,体现在圣人身上,庄子偏向安顿民的人生观吧,夫子偏向教导士的价值观,周公.老子那些人站在高处,告诉君用于工作的世界观,儒道的连接点吧,内圣外王。不同人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