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00:00
14:25

62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后天教养




开头引入

原生家庭这个词,我相信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我估计这可能是心理学领域中,科普得最为成功的一个词了。基本上提起原生家庭,我们都会有很多联想——“这是我和父母的家庭”,“原生家庭给我造成了很多伤害”,甚至在豆瓣上还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些言论多了以后啊,另外就有一些人非常反感大家在传播心理学的时候,动不动就把“原生家庭”扯进来。包括我自己,其实我会认为,严格来说,心理学学术研究中,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原生家庭理论”,因此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我可以认为都是以偏概全、甚至是没有根据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词不是从学术研究里提出来的,就否认它的存在。从内涵上来看,的确有大量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比如,依恋研究、家庭研究,包括我们上节课提到的双生子研究等等,都是和原生家庭这个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吻合。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都关心的一个话题。很多人在听到“什么影响了什么”,这个论断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很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但其实,“影响”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它可能有好的影响,但同时也可能有不好的影响,是非常综合且复杂的。


概念理论

其实今天这节课,也可以算得上是上节课的延伸与拓展,因为上节课我们提到了在发展心理学当中,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争论:先天vs后天之争,并且重点讲了基因与遗传的重要性。

而今天这节课,我想要跟大家重点讨论的是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而重点看的是环境可能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从爱恩斯沃斯(Ainsworth)提出的依恋理论入手。这个理论就证明了在一个人的童年早期,家庭因素的影响其实非常大。依恋理论认为,人的依恋风格大约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安全型、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

依恋理论认为,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其行为问题和性格问题要比安全型的儿童多,并且这些问题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

但是,有些同学可能就问了,依恋理论只是给人们的依恋风格分类,并没有说明是家庭造成的呀,就好像人的气质类型,不也是分了几个种类,但是气质就被认为是先天因素影响更大的一个心理量。

那么,依恋风格的形成,到底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的家庭养育导致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双生子研究方法。

2001年,有心理学家报告了一个追踪双生子研究的结果,他们一共研究了220对双生子,这些孩子的平均年龄3岁半。为什么选择3岁半的双生子呢?就是因为这个年龄段,是依恋风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了基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影响。

环境因素是一个更加复杂一点的概念,我们可能习惯性认为,对于3岁半的孩子来说,环境因素主要就是父母和家庭教养方面的因素了。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幼儿,环境因素中,除了家庭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托儿所、幼儿园、社区。对于成年人来说,就更复杂了,家庭之外有学校、朋友、同事等等。

因此,研究者把环境因素分为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这两类。共享环境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是大家都差不多的影响;非共享环境则是可能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不一样的环境。

结果发现,基因和环境都可能影响到儿童的依恋风格,也就是说,仍然是先天后天共同塑造一个人的依恋;但是,把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分开来比较的话,发现他们的依恋风格的一致性是差不多的,都在70%左右。

基于上节课我们对双生子研究这种方法的解释,我们会知道,如果基因的影响因素更大的话,那么同卵双生子的依恋风格一致性,应该比异卵双生子要大很多,因为同卵双生子的基因差不多完全相同。既然同卵vs异卵,他们的依恋风格没有出现差异,那就说明了,其实是环境的影响因素更大。

进一步区分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对依恋风格的影响的话,研究数据证明,非共享环境,也就是父母和家庭之外的其他的因素对依恋风格的影响更大一些。

好了,分析到这里,我们就能够比较有理有据地认为,原生家庭,家庭的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结合上节课我们讲到的一个大概的数据——基因因素对于智力的的影响大概占到50%左右,而对于人格的影响可能占到30%-40%,这样来看的话,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至少占50%-60%左右,无疑在环境之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细化

现在,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学界已经逐渐抛弃了先天派还是后天派,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转而相信更加融合的观点:环境基因匹配度。这是目前在发展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的观点是,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性格等的因素太多也太复杂,基因也好、环境也好,包括这种大的分类的内部,各个因素之间都有纵横交错的相互影响,所以不能单纯片面地判断哪种因素影响更大,哪种做法好、哪种做法不好,而是要去看——你的基因和你的环境之间到底是不是搭配的。

举个例子,有某一个基因组的人,基因上的多个连续片段,可能代表你的攻击性是比较强的。但是那个人是否表达出较强的攻击性,还和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是有关系的。瑞典就有一项双生子研究,考察了青少年的攻击性。

他们就发现,当这些孩子原生家庭有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时候,他们的基因因素对他们的攻击行为有比较大的解释力;而当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时候,解释力更强的因素就变成了家庭因素。

这个研究的结果就充分表现出了各种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复杂性,一个人攻击性到底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更大,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是基因、性别、原生家庭、地区犯罪率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不仅攻击性,性格、习惯、包括上节课讲的智力等等,也都是这样,是在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换句话说,没有哪个单独的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我们所有的心理量,可能都有改变和调整的空间。


方法应用

这个观点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发,有一些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比如,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可以摆脱。根据刚才我们所讲的内容就知道,我们可能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糟糕的家庭环境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好消息是人人都有能力摆脱这种负面影响。

因为家庭只是后天环境中的一小部分,在一个人全部的后天环境里,我们都会遇到同学、老师、朋友、同事,甚至是伴侣,这些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能够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可能性。

那些经常觉得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的同学,不妨多从这些家庭以外的关系中寻找正面的积极力量,毕竟我们漫长的一生是由自己决定,而不是父母前十几年的养育经历决定的。

第二,特殊教育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最早正是由后天派的科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开始非常关注一类人,slow leaner ,慢速学习者,其实就是一些智力可能有缺陷的人,我们不应该放弃,而是应该给他们相应的教育,给他们相匹配的教育。教育,在他们看来,是对slow leaner的一剂治愈良方。

比如,在传统教育中,被认为“很笨”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很差,诸如多动症、阅读障碍的孩子都曾经被贴过“笨”、“差学生”的标签。然而实际上呢,可能是因为一般学校的设置,无法满足这些学生对环境的特殊需求。

因为我们的基因是多元的,传统的那种强调“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理念,只会埋没掉基因环境匹配度低的人,相反,我们应该发展出与基因多元化相吻合的多元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质。

于是,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之下,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特殊学校。特殊学校其实就是从环境上,尽可能匹配这些孩子的特殊需要,用更加符合他们特质的方法来教学。

因为那些孩子,其实从遗传学上来说,他们可能确实有问题,可能因为基因突变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他们的基因可能与多数人不同的。但是,特殊学校的出现,能够一定程度上从环境上改变他们,给他们相应的环境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或多或少的习得某些重要的知识、重要的社会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这是也我觉得在心理学当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社会责任。


概括总结

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基于依恋理论的研究分析,论证了尽管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很大影响,但原生家庭只是后天环境因素中的一部分;并且进一步介绍了环境基因匹配度的理论观点,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可以摆脱。其次,基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特殊教育领域在改善特殊儿童的社会生活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价值与社会责任。

结尾互动

听完了这节课,不知道现在你对于环境基因匹配度这个理论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