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两会”上,消费成为大家关注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下大力气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商文旅体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规划了路径。多位市人大代表也就“提振消费”提出相关议案。
张夕勇等12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更好提升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力和水平的议案”。建议加强政策创新,释放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升级,焕新会展形象;加大开放力度,共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勤克等14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构建数字化商业服务新生态,助力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议案”。建议多方发力,构建数字商业服务新生态。
开启多元化商业模式,营造“好逛”的区域商圈
张夕勇等市人大代表的议案提出,2024年,商务部明确全年定位为“消费促进年”,同时也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攻坚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当前一些方面还有改进空间,包括大型活动审批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会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商业消费活力区有待进一步完善。
议案建议,打通促进消费的堵点,加强政策创新和支持力度。与消费相关的政策、审批要权责利相统一,促进消费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各委办局形成有机整体,聚焦消费领域痛点难点堵点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政策的创新性和灵活度,释放消费活力。
针对专业会展场馆,引导支持开展消费升级,改善消费体验;依托“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 等重点展会资源,主动策划招商活动,积极宣传招商政策及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完善国际化城市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更好服务境外游客。加大辅助设施建设,新老交易方式并存,推动完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交付服务体系。同时,增加换汇交易中介及便利性,为境外游客及不会用、不能用、不便用的群体提供可行的交易方式。以满足境外人士的刷卡支付需求为例,加大在商业、文旅、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景开通外卡POS机投放力度,实现重点场景、重点商户全覆盖。同时精准解决外籍游客开通移动支付的堵点问题,通过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方式,提供更加便利的注册机制,满足境外游客的现实需求。
另外,开启多元化商业模式,打造区域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突破购物中心单体建筑的禁锢,让购物体验扩展到“走街串巷”的氛围,各种商业、文化、休闲等实现密集性延展,模糊购物中心的外围边界。对标港澳等地区,结合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优势,对目标群体营造“好逛”的区域商圈。
鼓励在线电商、商品厂家在消费地建立实体店
勤克等14位市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提出,目前我们处在电商2.0和2.5阶段,一方面,互联网快速发展、电商蓬勃兴起,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化,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完善的电商管理制度,也带来了诸多现实问题,给数字经济下新商业生态的构建提出了新挑战,亟须进行深度调研和思考。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商的兴起与繁荣,但也给实体店铺的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商超、购物中心等实体店因经营不善关店;实体零售、餐饮服务企业注销,吊销数量大于注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国内电商平台因同质化低价竞争实现业绩增长;互联网时代“流量” 为王,直播带货成就了一批“网红”主播,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部分平台电商造假、售卖伪劣产品,打擦边球。
综上分析认为,电商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实体店“服务”价值的“颠覆”,导致传统实体店原先的“服务”生态系统“失灵”。因此,构建数字化商业服务新生态成为必须,亟须探索电商和实体店合作运营新模式。
议案建议,鼓励在线电商、商品生产厂家通过发展代理、特约经销商的方式在消费地建立实体店。实体店落地的好处在于:能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满足消费者的直观体验,减少退换货、假货欺骗等行为,还能促进本地商业繁荣、增加部分服务业岗位、增加当地税收。政府可以开放社区推广通道,降低实体店商家的流量成本,促进本地商业繁荣。同时,支持线下实体商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服务;规范升级电商,积极推进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