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一个普通人想要缔造商业帝国,要靠运气,更要靠实力。从70块变上百亿,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发生在郑大清的身上。
当年,郑大清用乡亲们凑齐的70块直接建立一个财富帝国,十年后,他竟开着飞机回到村里,更是给老人发千万红包。
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郑大清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怀揣70元的打工仔
“大清,这些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你收好。”郑大清从梦中醒来,手中的70元伴着乡亲们质朴的话语让郑大清感到十分温暖。
第二天一早,他便告别了父亲,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90年代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南下打工、创业,但郑大清不同,他坚信新疆是宝藏之地。
然而,郑大清一下车就有些茫然了,新疆太大了,在这么大的土地上想要有一番事业容易吗?郑大清在心底打了退堂鼓。
但他转念一想,既然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摸了摸手里的70元钱,如何生存成为郑大清此时最重要的事情。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则建筑招工启示,他没什么文化,这则建筑招工启示成为他活下去的稻草。“郑大清,从现在就要开始努力出人头地了。”
母亲在自己还没出人头地之时就离他而去,一直是郑大清心底的痛。从那时起他就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也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建筑工地上的郑大清努力搬着砖,其他工友闲暇时刻往往会聚在一起打扑克、喝喝酒,郑大清不同,他闲下来的时间会去捧着建筑书籍一遍又一遍地读,直到全部将这些知识都装在脑子里。
“怎么,大清,要考大学?”工友们的打趣郑大清没有放在心里,他只是微微一笑:“就是想多学一点知识。”
“害,别白费功夫了,咱们啊,就是打工的命。你还想飞上枝头变凤凰不成。”
郑大清不再说话,打工仔是他的第一步,他绝不会当一辈子的打工仔。他在心底默默地说。
“作秀”之嫌
200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46位赫然写着郑大清三个字。谁能想到,此时的郑大清早已身价几十亿,而当初打趣他的工友,还在工地里搬砖。
郑大清的天地集团共有全资子公司16家,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农业、房地产业、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所有公司的人员加起来更是超过了4000人。谁也没想到,当初工地里的小工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大富豪。
事业有成的郑大清完全可以自在享受财富、周游世界,然而在郑大清的心中,依然对那70元钱念念不忘。
没有那70元的支持,他根本没有走出家乡的本钱。乡亲们朴素的话语时常回响在郑大清的耳边。
15年后,郑大清终于等来了机会。临近春节,仪陇县丁字桥镇要比以往热闹的多,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个镇子是在筹备新年的彩头时,天空中的几架直升机让人们直接傻眼。看到这些直升机停落在丁字桥镇更是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事实上,从清晨开始,村子里的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居委会门前一百多桌的宴席尽显豪气。
村头一辆一辆的车里装着崭新的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引起其他村子人的围观。大家议论纷纷,“这个村是咋了?突然这么隆重。”
而这背后的一切都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郑大清。这一年,郑大清终于有时间亲自回到村子里,他想让乡亲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而村子里的宴席、酒水和家电都是他送给乡亲们的礼物。
在他看来,这些小小的礼物根本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郑大清本来打算邀请村子里的人到海边度假,毕竟很多乡亲们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大海。
但村里几乎只剩老人了,长途跋涉肯定要吃不消。于是,郑大清思忖再三,决定包几架直升机带着村里的老人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为了避免出意外,郑大清还带了医疗队。如此细心、周到的想法让村里的乡亲们感动不已。这一切都是前奏,而宴席上,一捆捆崭新的红色钞票则令所有人感到意外。
事后有人统计过,郑大清在这次宴席上共花费了近千万。
这还不是全部,早在几年前,郑大清就在家乡投资兴建了几十座桥。这一举动为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不仅来往方便,经济也快速发展。
郑大清的这一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天地集团老总作秀”、“郑大清人前人后两个模样”等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就在公司紧急商议如何摆脱这次危机公关之时,郑大清只是摆了摆手。他只说了一句话:“日久见人心,我郑大清做事,全凭良心。”
媒体将郑大清的所作所为描写成效仿刘强东,而天地集团所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占领市场,博眼球罢了。
郑大清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当年乡亲们一分一毛的凑出他的路费,值得他铭记一辈子,他始终心怀感恩。
郑大清心里十分清楚,没有村里乡亲们的支持,自己根本走不到今天。
而当年创业之路有多难,他很少在人前提起。
创业背后的心酸
最落魄时的郑大清甚至要沦为乞丐,但他心中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以这样的形象回村简直无法面对乡亲们,更是辜负了他们当年的好意。
哪怕是在春节,郑大清选择在大街上流浪也没有回过家乡。他穿梭在劳务市场、建筑工地做调研、了解行情。
在媒体采访时,郑大清说起自己曾经在一个冬天就磨破过两双鞋,但却因为省钱,一直不舍得再买。
郑大清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在他的不断奔走下,1988年,他顺利和新疆一家企业签订了厂房维修合同。
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手艺,郑大清不仅按时交付工程,质量也让对方尤为满意。就这样,这一家企业又给郑大清介绍了几个小的工程。他带着工程队全部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从此以后,郑大清三个字开始在业界逐渐得到认可,建筑领域有了郑大清一席之地。事业刚刚有起色的郑大清本想趁热打铁,他又看上了两个煤矿,打算大展拳脚。
在其他人的介绍下,他又投资了商场。然而,接下来的局面再次不受郑大清控制,谈起建筑,郑大清十分有经验,但煤矿和商场郑大清却从未接触过,这导致他直接陷入负债状态,之前赚的钱赔得一干二净。
事业的低谷让郑大清一度有轻生的想法,用走投无路形容郑大清丝毫不过分。命运再次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但对郑大清来说,这个玩笑却并不好笑。
好几次郑大清都想卷起铺盖回家算了,但想起自己还未出人头地,怎能随随便便就被困难打倒。
就这样,郑大清选择再一次站起来,痛定思痛后,郑大清决定开一家贸易公司。在开公司前,郑大清并未贸然开始,而是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后再进行经营。
这一次他依然选择投资商厦,果然一开始就遇到了市场、资金等问题,加上恰逢金融危机,全国商业都不景气。公司员工一度发不出工资。
郑大清清楚的知道,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为了稳住人心,郑大清亲自到施工一线去,向工人再三保证,困难只是暂时的,公司一定会度过难关。
在郑大清真挚的话语中,大家纷纷选择相信他。而事实也证明,郑大清的话没错,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终于力挽狂澜,郑大清当初的承诺也全部兑现。
郑大清用了十年的时间证明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那个为了找到工作,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省公交钱徒步几十公里的郑大清,如今已经有了几十亿的身价。
或许本就出身农家,骨子里的善良让郑大清哪怕早已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依然没有忘记家乡的贫困,始终惦念着家乡的人民。
在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后的第二年,郑大清就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家乡人发放补贴。村子里的人每月大概都能领到几百元的补贴,过年、过节还会另有其他补贴。
常怀感恩之心是郑大清的做人准则,也是这份准则让他事业有成,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
结语
一个一贫如洗的打工仔,从贫困的村庄走出,生动诠释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乡亲们凑足的70元成为郑大清努力的动力。
当年走出山村的郑大清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富豪,但那份感恩之心从他走出家乡的一刻,就成为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成功的企业家有很多,但像郑大清一样的企业家却并不多。所以,郑大清的行为也才更加令人钦佩和感动。
相信有郑大清这样的企业家珠玉在前,将有千千往往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涌现出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