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焦点问题,看懂北京2024计划表

20个焦点问题,看懂北京2024计划表

00:00
23:53

1月21日,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无论是教育、就医、养老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还是“两区”建设、灾后重建等“大事”,都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

以下20个焦点问题,为你梳理北京今年发展的计划表。

1. GDP增速目标5%左右,如何实现?

在经济增长指标安排上,兼顾需要和可能,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5%左右。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需要;二是实现就业、居民收入等重要民生目标的需要。5%左右的增速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提供支撑;三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四是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衔接的需要;五是符合经济运行态势,具备实现可能。2021年和2022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年均增长4.7%左右,2023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实现5.2%的增长,2024年将继续巩固稳中向好态势。不过,5%左右的增长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完成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今年北京GDP增速目标5%左右,市发改委:巩固稳中向好态势》

2. 北京如何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日前,聚焦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有就业需求的各类劳动者等,北京已启动202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将持续至1月31日,举办近270场各类招聘活动。

针对高校毕业生,北京市将通过拓展就业岗位、关注重点群体、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等7方面22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读报告|2024年,北京将怎样促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3.“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是首次出现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如何理解?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指在内部由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构成,在外部由若干协作单位共同提供医疗服务。牵头单位原则上是市级、区级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成员单位根据疾病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各阶段需要,由网格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构成。

北京计划在朝阳区建立4个、石景山区建立3个、顺义区建立2个共计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读报告|首次提出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有何内涵?》

4.北京今年要新增的1万个普惠托位,从何而来?

今年北京将主要从三个渠道新增普惠托位。在以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为主渠道的同时,支持单位、社区办托,引导社会托位向普惠托位转型。

关于社会托位转向普惠托位的积极性问题,去年北京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社会托位“转普”可获得一定补贴,如场地为租用,可按照人数获取租金补贴,相关部门对于普惠托育机构的水电等费用也会给予优惠。

《读报告|北京今年要新增的1万个普惠托位,从何而来?》

5.北京养老服务将怎样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新增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40个、养老助餐点300个等内容。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在去年1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推进养老助餐服务方面,北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包括全面布局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中心统一设置社区餐厅;科学布局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积极发展多元化助餐方式;搭建全市统一养老助餐供需对接平台。

《读报告|北京计划新增养老助餐点300个,养老服务将怎样发力?》

6.北京交通今年有何发展?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多个副中心交通项目,并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其中,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将具备通车条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还将继续推进轨道交通22号线项目建设。

轨道交通方面,北京将建成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开通3号线一期、12号线、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同时,启动建设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加快城市轨道交通R6线一期、19号线二期北延前期工作,加快1号线支线建设。同时,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建成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

《读报告|今年副中心这些交通项目将有重要进展》

《读报告|今年北京将开通、开建这些轨道交通线路》

7.“23·7”极端强降雨灾后重建依旧是社会焦点。北京如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在山区道路提档升级方面,水毁公路在今年汛期前将全部完工,涉及100多条县级以上道路,目前已完成60%的工作量,将利用好今年上半年汛期前的有效施工期抓紧推进。在三年提升的项目中,县级以上道路有23条已经立项;长远发展的项目中,除了构建西部山区“三横三纵”主通道,还要总体提升防洪能力。

在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方面,目前,北京各项水利工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确保2024年主汛期前全面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任务。三年提升的项目已经完成立项,正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永定河、潮白河、大石河、拒马河河道完成加固,行洪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大石河河道防洪标准也将提升,永定河将围绕左堤进行全面加固,范围从永定河三家店拦河闸到大兴机场,确保洪水不进城,永定河左堤安全。

此外,《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正在公示;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车,公路开通后,从西六环到门头沟区清水镇车程将缩短到40分钟;最新发布的北京2024年供地计划明确,全力保障灾后重建用地需求……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读报告|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近七成受灾乡村民宿已正常运营》

《读报告|聚焦灾后重建,北京将分三步升级山区道路防洪标准》

《读报告〡永定河、潮白河、大石河、拒马河河道将加固》

8. 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如何建设?

民盟北京市委界别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鲁安怀认为,涉及三地的防洪体系要体现在一体化推进上,做到洪水的“蓄、滞、排”一体规划、建设、管理。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京津冀三地目前的防洪体系带来极大挑战,在取得显著防洪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薄弱环节。“比如,北京的防洪基础设施工程体系尚不健全,洪水防御保障能力尚存短板;山洪沟道综合治理亟待增强等。”鲁安怀提出,要适度提高规划防洪标准,开展设计洪水复核和暴雨移置分析,补齐防洪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控制性工程建设,对已建大中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和清淤扩容挖潜工程。

此外,鲁安怀认为,提高水文气象监测和重点区域水灾态势感知能力,对于北京发挥“蓄”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对于海河流域中游的河北,重点是做好洪水“滞”的管理。对于下游的天津,重点是做好洪水的“排”。

《读报告|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在哪儿?》

9.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进展如何?

2023年,“博物馆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全年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北京市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26家。

2024年是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关键一年。《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不久将正式发布,一批新馆开工建设,如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将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西山永定河博物馆将立项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批新馆将会亮相,比如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读报告|关于北京“类博物馆”,你应该知道的内容》

10.北京如何打造“演艺新空间”?

继2023年“着力打造 ‘演艺之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演艺之都”。同时,“演艺新空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反映出过去一年北京演出行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及演艺业态、模式的创新。

据介绍,东城区、朝阳区、西城区开展演艺新空间试点,先后挂牌颜料会馆、时间剧场、东方艺空间等25家演艺新空间。从业者认为,未来的演艺新空间会是一种复合型、年轻化的消费,对于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报告|北京已挂牌25家演艺新空间,新文化消费体验不断涌现》

《读报告|演艺新空间“新”在何处?听听从业者怎么说》

11. 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进展如何?

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已列入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规划的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包括王府井×西单×前门、CBD×三里屯、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

目前,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CBD×三里屯片区实施方案,市政府已经审议通过,朝阳区正在按审定的方案组织实施;环球影城×大运河3个片区的实施方案初步编制完成,待市政府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

《读报告|北京三里屯等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正稳步推进》

12.北京还将激发哪些“有潜能的消费”?

2024年,北京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方面,将从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培育本土消费新品牌、优化商品消费新结构等“六个新”入手。

详细路径包括,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传统商圈改造升级,规划建设三里屯等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引进一批国际消费品牌。支持美食、时尚、会展、演出、冰雪和美丽健康等服务消费发展,完善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周边消费配套设施,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环境,促进商文旅体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

《读报告|“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北京将在这些方面发力》

13. 北京老字号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老字号的创新不仅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也是老字号长远发展的关键。”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创新已是许多老字号的共识,“历史上所有老字号没有不创新的。老字号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的领先品牌,根本就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

去年底,北京新认定第八批老字号15家,至此北京老字号总数达244家,年销售收入近1800亿,实现“九成触网、七成直播”。

《读报告|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专家:实现“九成触网、七成直播” 》

14.北京如何解决“碳”问题?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打造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绿色家园。

此外,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也设置了9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任务,涵盖完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等具体内容。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资深主任工程师缪平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在碳捕集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也可将冀北地区风电资源更多地引进北京。

《读报告|北京解决“碳”问题,可利用好冀北风电资源》

15.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何优势与计划?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的,他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目前,北京正在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6G、脑科学、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计划报告中详细布局,今年北京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做优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出台第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量子、类人机器人、商业航天、6G等未来产业发展。

《读报告|“新质生产力”北京有底气》

《读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新质生产力”,专家解读北京优势》

16.北京如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北京高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早在2005年,北京市和科技部就联合推动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北京推动成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集聚一批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来京发展。

2023年,《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实施有组织科研。今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开展好相关新型研发机构阶段性评估和综合评估,推动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吸引合作和社会资金投入,持续提升机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出更多原创科研成果。

《读报告 | 如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17. 北京数据先行区启动建设,有何亮点?

去年11月,北京数据先行区已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根据创建方案,先行区总体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建有18个数据要素相关的产业园区,4.57万家市场主体。方案明确了数据先行区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框架体系,数据交易额达到50亿元,数据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在特别邀请人士界别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看来,北京数据先行区已成为加速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的试验田。“过往实践中,业界对数据资源持有权的探讨及推动已经较多,在后续数据先行区落地执行过程中,建议加大力度推动在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方面的探索。”

《读报告|北京数据先行区启动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框架体系》

18.“两区”建设方面,北京将有何作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升“两区”建设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今年将加速落实新一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

“新一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即去年底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在2020年出台的示范区1.0方案基础上的迭代升级,也是1.0方案的延续,因此也被称为“示范区2.0方案”。

北京市“两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区2.0方案围绕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等六个方面,提出170多项任务举措,从措施来源来看,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包括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回应经营主体诉求、立足长远进行谋篇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

《读报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建设方案再升级》

19.北京如何打造种业创新示范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平谷、通州、延庆种业创新示范区”。今年三个种业创新示范区将加快布局,重点围绕提升创新效率,引入更多优质资源。

平谷区将继续实施北京市平谷区畜禽良种工程高产蛋鸡育种创新项目、北京农业中关村生物种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

通州区正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国家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以及育种加速器等重点项目。延庆区将深化林果花草蜂药种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

《读报告|三大种业示范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引入更多创新资源》

20.北京乡村如何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振兴”?

近年来,北京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去年,北京印发“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市要建成100个“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一批融农耕文化、自然山水与现代设施于一体,体现京东运河文化、京西古道文化、京南田园牧歌、京北山水长城和红色革命记忆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梯次推进3000多个具有村庄形态的现状村庄补短板、强弱项、促振兴。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未来五年,北京将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示范村、1000个左右提升村,引领其余2000个左右村庄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读报告|高质量实施“百千工程”,北京五年内打造百个振兴示范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