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丨“新质生产力”北京有底气

读报告丨“新质生产力”北京有底气

00:00
03:30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一经出现,就引发了不少的关注,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优势?这一次出现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新信号?新京报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的,他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与潜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认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已建成相对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北京还出台一批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初具规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可靠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改革红利”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研发动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突破26万件,占全市企业的68.7%,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上,有望探索“高精尖”的中关村范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认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多方面有利因素,应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很有意义的,将提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原来依靠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制造,未来主要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用颠覆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来赚钱。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计划报告对北京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详细的描述,计划报告提到,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布局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做优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出台第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量子、类人机器人、商业航天、6G等未来产业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