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赎罪日之战和石油危机,土地还是石油?

40-赎罪日之战和石油危机,土地还是石油?

00:00
09:26

大家好,欢迎收听《巴以冲突新视角》。

上一集我们提到,巴以冲突的双方从来就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而是以色列与周围阿拉伯国家。自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占据了原属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原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从这时候开始丧失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位置。而1973年的十月战争,就是埃及最后一次挑战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的尝试。

赎罪日战争时,埃及已经是萨达特掌权,萨达特是纳赛尔的亲密战友,掌权初期继承了纳赛尔的亲苏政策,从苏联处获得了大量援助,后又团结了以沙特为首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可谓声势浩大。以色列虽然有所防备,但就像六日战争他们打了埃及一个措手不及那样,埃及这次也打了他们一个搓手不急,在1973年犹太人过赎罪日的这一天,迅速突破了以色列布局在西奈半岛的防线。同时,叙利亚也在北边进攻戈兰高地。

不过,可惜的是,出于各种考虑,埃及在占领西奈半岛后,没有再向以色列本土推进,连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加沙也没去占领,就将军队停在了西奈半岛上。这就给了以色列喘息的机会。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很快就反败为胜。

美国帮助以色列是在情理之中的。首先埃及是靠苏联的帮忙才能发动战争,如果埃及大胜,苏联将进一步提升在中东的地位。其次,以色列早已证明了自己在中东能做一根搅屎棍的巨大作用,如果美国想要中东乱起来,只要放手让以色列以防卫名义尽情挑衅就够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色列的不败战绩让埃及彻底倒戈,所谓的打不过就加入,埃及虽然不至于同以色列穿一条裤子,但终于确认了一点,他们是永远无法用武力灭亡以色列的,还不如握手言和,谈谈利益。

埃及与以色列言和,到底会有什么好处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节省军费。两方是邻国,停火后最大的好处是边境线安宁,每年省下来的军费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尤其这对埃及而言更有利,因为除了以色列,埃及也没什么现实的对手,但以色列除了埃及,周边都是对手。

其次是促进了双方的贸易。虽然比不上别的阿拉伯兄弟们富裕,但埃及也是有一些石油的,在非洲大概能排到五六名的位子,大部分都在西边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地区,此外在西奈半岛上也有不少,刚好够卖给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之前想要西奈半岛,不也正是因为这点石油嘛,如今花钱能搞定,自然也乐意退回去。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西奈半岛上有石油,以色列为什么又甘愿还给埃及呢?而北边的戈兰高地却,以色列始终不肯还给叙利亚。这又有好几个因素,首先是以色列不愿南北两线开战,而相比较埃及,以色列宁可欺软怕硬,叙利亚的实力要弱许多,而且挡住了叙利亚,也就挡住了北边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其他海湾国家。再者,西奈半岛只是有石油,这东西只要肯花钱,总还用得起,但戈兰高地却控制着以色列近一半的水源。在中东这个旱得一毛不拔的地区,水的确要比油更珍贵。

所以,以色列人总说巴勒斯坦是上帝给他们的“流着蜜和奶”的地方,其实这鬼地方别说蜜和奶,水都没几滴。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都有不少石油,偏偏以色列那边什么也没有,真不知道上帝和真主到底是不是一个神,偏心偏到太阳系外去了。

不过,和以色列建立友好关系,所带来的最大好处不是上面这两点,真正动摇埃及国本的影响还是在于,埃及在这次战争后抛弃了苏联,借助以色列的台阶,与美国修复了关系。

六日战争后,埃及曾一怒之下与美国断交,但赎罪日战争后,1974年,埃及就马上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1977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并发表重要讲话,相当于是承认了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占领,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更是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双方再次签订和约,1980年,埃以正式建交,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埃及得以收回西奈半岛69%的领土。而因为推动这些政策,萨达特和以色列当时的总理贝京双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贝京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没错,他就是以色列建国前的伊尔贡领导人,伊尔贡当时经常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搞恐怖偷袭,按照今天的标准完全够得上恐怖组织的定义。

1981年,萨达特被宗教极端主义者刺杀,年仅60左右,同他的前任纳赛尔一样,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标准,都称得上一声英年早逝。

不过,萨达特的费心经营和无辜牺牲,并没有挽救埃及日益下滑的国际地位。这固然与埃及自己固步自封有关,但更是因为他的阿拉伯兄弟们崛起了。

1973年,赎罪日战争进行了两周后,因为美国的大力援助,以色列很快转败为胜,眼看昔日的大哥埃及就要落败,阿拉伯的兄弟们罕见地团结一致,11个产油国开始通过控制石油产量来与西方国家争夺石油定价权,从而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后,石油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能源后,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工业血液,全世界60%以上的供能都来自于石油,即便价格翻倍,短期内也丝毫不会影响需求,制造业企业只能被迫增加生产投入,好一点的只是少了利润,但差一点的就要入不敷出,进行大规模裁员了,同时社会又在急速通胀。

石油危机的直接效果是,1974年,英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全部为负。中东的这些产油国们也没有想到,石油居然比苏联买来的武器还有效多了。

第一次石油危机直接带动了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的崛起。那么问题又来了,空有金山、却无武力,只会徒然引人争夺,产油国只能寻求大国保护。尽管他们刚刚制裁过美国,但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显然还是美国更靠谱一些,因为在过往的几次中东战争中,背靠美国的以色列似乎还是比背靠苏联的埃及胜算更高一些。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和产油国的产业更为互补,美国当年还不是产油国,对石油拥有巨大需求,而苏联一直都是石油出口国。同时,美国的轻工业品也能很好地满足居住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的需求。

总之,这场危机虽然让美国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最终却是最大赢家,因为美元得以与石油挂钩。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瓦解,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受到多国货币的挑战,但跟石油挂钩后,从此再无对手。正如前几个月刚刚去世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埃及的衰落,沙特的崛起,对于巴以冲突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单靠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已经无所畏惧了,所以,上帝又给他们安排了另一个对手!

它是谁呢?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商天霜晨月

    小国就是大国博弈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