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的日与夜:摩登《繁花》的另一面 | 沙青青讲《霓虹灯外》 | 繁花

棚户区的日与夜:摩登《繁花》的另一面 | 沙青青讲《霓虹灯外》 | 繁花

00:00
09:57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沙青青,欢迎来到上海往事。如果说石库门或者里弄还能看见霓虹灯的片影,那么我们今天想聊的棚户区,那就是霓虹灯的阴影之外了。因为在这里,你看不到十里洋场,看不到万国建筑群,也看不到上海的繁华,你似乎只能看到一个破落的,沿江的贫民窟,这个区域似乎是上海繁华之外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审视上海史,那就不得不承认,棚户区也是上海都市形成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卢汉超先生的专著《霓虹灯外》出版之前,似乎也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投入到这样一片区域。


     实际上也跟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随着上海城市的形成,大量人口涌入了上海,而其中相当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棚户区的。上海的棚户区与上海人口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从1927年之后的十年当中,也就是所谓的黄金十年。上海人口增加了足足12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周边地区的农村移民。抗战期间,包括内战期间各地的难民也纷纷涌入上海,这样一个战时安全区域,导致人口持续增强,结果在整个20-40年代,上海的棚户区不断的扩展,而与之相对的,棚户区内的居住状况变得逐渐恶化。


    我这里可以引用一下,当时一位记者的描述,他描述的是1935年前后上海火车站附近棚户区的一个现状。在报道中,他曾经这样写道,“在这里,你见到的是齐肩高,用破木条、稻草、麦秆集成的棚屋,硬千皮代替的屋瓦做的屋顶,泥糊在墙上挖有一个小孔做窗,无论是晴雨冬夏,总是那么的潮湿肮脏,散发着一股子霉味,几件残破的家具蒙着黏腻的污垢,你几乎无法辨别它们的质地,有些甚至称不上是家具。这些居民不但以地为椅,而且以地为床,房屋之间留作通道的狭窄小径通常也是泥水坑。在这里男女老小、猪狗鸡鸭都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内。通过棚户区,你想找一条好走一点儿的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当时的棚户区的一个现状,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居住环境是多么糟糕。


                                                                  上海棚户区老照片


    上海其他区的棚户区也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样貌。无论是旱船也好,草棚也好,泥屋也好,这都是一个当时他们过去生活的基本状况。而当时,这样一批棚户区的居民当中,最主要的人群构成是有这么几类,绝大部分都是黄包车夫,也就是拉人力车的,此外也有一些是码头的工人,当然也有一些街头的乞丐,或者是有一天算一天的临时工,以及其他的失业人士组成的。


    有一个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大概的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的黄包车夫有超过6万人,还有很多是做手推车的车工和马夫,也有超过2万人。此外,码头工人的数量也超过了3.5万人。到了20年代晚期,码头工人的数量进一步增长,超过了5万人。到了30年代中期,上海还有2—3万人之间的街头乞丐。30年代晚期到40年代早期,黄包车夫的人数进一步膨胀到了10万人以上,以上数字还不包括厂里的临时工,或者是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人口。


    换句话说,几乎有上百万的人口居住在上海的棚户区内。其中我们可以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当时上海最大的一片棚户区,也就是所谓的药水弄。药水弄位于上海核心商业区,也就是南京路外滩的西北部大概七八公里的地方。以前这里是苏州河畔的一片蛮荒之地。20世纪20年代初,有一家药水工厂在这里落户,围绕这个工厂而形成了一个棚户区,自此也就有了所谓“药水弄”的称谓。


    实际上20年代以后,有许多纺织厂、化工厂、机械厂,甚至砖窑厂开始在沪西建立。因为离工厂比较近,这一片区域也就成为了城市平民比较理想的落脚地。到了30年代末的时候,药水弄的居民已经有超过5000户,超过一万多人。整个面积是也非常大,而且比较蔚为壮观的是这里所有房屋几乎全都是草棚。对这些草棚内的居民来说,他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居住条件能够变得好一点。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有一些家庭陆陆续续可以攒一笔小钱,修筑一个有砖瓦墙的草棚了,但是这样的棚户家庭在整个药水弄也是非常普遍,尤其是到了20—30年以后。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当时在药水弄,想搭一个有砖墙的草棚,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对于当时的一户家庭来说,搭这样一个草棚可能需要20块钱,相当于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的餐食费,也相当于一个体力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对于生活在药水弄的棚户家庭来说,他们压根也顾不起工匠、木匠,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顶多是依靠邻居获得一些帮助,然后搭建一个草棚的时间也非常快,可能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当然,其中最困难的事情也是想方设法的去筹钱,去买这些搭建草棚的钱。


    根据当时相关市政机构的调查,这样一个草棚一般也就是个单间,单个长度不会超过10米,宽度大概2-3米,这样一个非常狭窄状态,竹子成为了最普遍的材料,房子用毛竹来支撑,墙是在这些毛竹篱笆上面糊上的泥土,屋顶则是用茅草门板都往往是从旧船上拆下来的,有的时候甚至连甲板都没有,只能用一块破布帘来盖住。实际上,你会发现整个棚屋几乎没有任何的玻璃窗,玻璃窗被认为是奢侈之物,许多棚屋压根就没有窗户。他们只是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就做了一个窗,有的棚屋甚至连一个通风口都没有。整个屋子的内部充满了阴暗潮湿的霉味,如果关上门,你会发现屋内几乎没有任何采风和通风,晴天屋里几乎没有任何光线,而雨季室内室外同样的满地泥泞。


    开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药水弄,可以被视为是上海棚户区早期的一个代表,到了40年代末的时候,另一个棚户区的集中地,也就是肇嘉浜路这一代成为了一个新的典型。实际上,上海整个棚户区的改造工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开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就曾经把肇嘉浜路沿线的棚户区改造列为“一五计划”重要的项目之一。在1954年的时候,改造工作才正式开始。到了1956年,也就是仅仅两年之后,整个肇嘉浜路沿线的棚户区就变成了一条巍峨壮观的市政大道。到了60年代,开始对药水弄附近的棚户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建工作。这两个棚户区的改建引发了非常大的期待,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整个棚户区的改建过程,实际上是延续了非常长的时间。直到七八十年代以后,全上海市境内才开始对整个棚户区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改进,让上海市的市政面貌有了全新的发展。


    回首棚户区的这段历史,我们也能够发现上海繁荣的背后,其实是有一个非常阴暗的角落。在这个角落生活的人也是为上海的繁荣奉献出了自己非常大的气力,才能换得一点点生存的资源。这可能也是《霓虹灯外》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在上海的繁华之外,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之外,法租界之外,还存在这样一批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史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记忆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现场胡诌

    原来小市民不是贬义词,是正常的阶级人群分类,普通工薪阶层应该都会有一点

  • 金丝沉香

  • 巴啦啦小魔仙魔仙小蓝

    肇嘉浜路附近进行改造

  • 水孩子和pan

    棚户区的居民,要是在家乡能过得下去的话,我想他们也不会到上海过这样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