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北京三中院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适用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三中院介绍了相关案件的总体情况及特点,并发布典型案例。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处长介绍了北京市建筑市场府院联动工作情况。
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强表示,如今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案件不断增多。据统计,建设工程类案件呈现主体多样化且地位不平等、事实查明困难、法律关系复杂、启动鉴定频繁等特征。面对新形势新局面,北京三中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审判理念,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保障建设工程质量、规范建设工程市场有序运行、推进建设工程纠纷治理提供有效路径,注重以实质公平理念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努力为首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会上,三中院民三庭庭长全奕颖介绍了府院联动机制、两级协同机制、鉴定监管机制和精准普法机制等三中院四项建工领域诉源治理机制。全奕颖还分享了建工合同领域存在争议较多的六个常见问题的裁判思路,主要涉及发包人违法解除合同后承包人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政府审计条款的认定与适用、施工合同无效情形下工程价款的认定、协商工程款支付时间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影响、缺陷责任期约定超过二年对质保金返还的影响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可否先调后判、调判结合。
随后,三中院民三庭法官李坤通报了典型案例。五起案件中,既有根据实质公平理念为弱势承包人的可得利益损失提供救济的,亦有在长达数年未完成审计而无法获得工程款的情形下支持施工人通过诉讼方式启动司法鉴定确定结算金额的,还有在审理阶段适用“调判结合”的审理方式的,体现了法院在建工案件中促进公正与效率的兼顾与统一。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市场处处长孟海亮介绍了北京市建筑市场府院联动工作情况,他表示,市住建委将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严厉打击转包、挂靠等严重损害建筑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继续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住建领域民事纠纷在线诉调对接,配合法院做好建工案件诉源治理,形成工作合力。
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三中院将继续“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动司法做实提质增效,加强府院联动,与住建部门共同打造全链条诉源治理,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为建工企业、施工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裁判指引,帮助各参与主体防范法律风险,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两区”建设。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