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消灭4百美军,战后做农民33年,后因欠款2400元暴露身份

他一人消灭4百美军,战后做农民33年,后因欠款2400元暴露身份

00:00
12:59

“您真地打下了一架飞机吗?”

“是滴,用机枪打的,也不管打着没打着,最后就给它打下来了。”

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蒋诚兴高采烈地向大家描述,当年他拿机枪打美军飞机的壮举。

作为抗美援朝的一名机枪手,他的传奇经历可不止这些。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一个人消灭了400多敌人,因此受到组织上的嘉奖。

可是回到家乡后,他竟然做了33年的农民,谁也不知道他是谁。

晚年他向信用社借了2400元钱,打了欠条,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战功赫赫的蒋诚,回家后为何默默无闻做起了农民,又怎么会在30多年后被人们发现身份呢?

记者采访九旬战斗英雄

在重庆市合川县有一位战斗英雄,名叫蒋诚,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了。

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立下了大功。

后来他回国复员,做了几十年的农民,现在早已退休。

当记者前去采访蒋诚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说话都不利索了。

记者问起了当年战场上的事情,问了老爷子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您是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却在老家做了几十年的农民,您后悔过吗?”

蒋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啥可后悔的呢?那么多好战友在我身边倒下了,而我却好好地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蒋诚是1949年底,在成都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那时候成都刚刚迎来解放,蒋诚也迎来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所在的部队就被派到了朝鲜战场。

蒋诚是一名机枪手,他将用他的机枪喷射出令敌人畏惧的子弹。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关键阶段,上级命令,由蒋诚所在的12军接替前线将士。

此时在前线作战的是15军45师,他们已经坚守了足够的时间,并且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

敌人的攻势不减,上甘岭部分高地已经接近失守。

当蒋诚所在的92团抵达战场后,上级当即下达了三天后发动反攻的命令,要将敌人赶出上甘岭。

蒋诚作为机枪手,任务就是不停朝敌人射击,掩护我方的反攻任务。

蒋诚扣动扳机,朝着敌人密集的地方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

但敌人也不甘示弱,立刻动用火炮,轻重机枪,对着蒋诚所在位置狂轰滥炸。

敌人的空军也不断前来袭扰和轰炸,让蒋诚怒火中烧,他调整好机枪的角度,看准时机,对着敌人的飞机就是一顿开火。

用机枪把飞机打下来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蒋诚也没想过真能把飞机打下来。

但当时就是有一口气在,让蒋诚朝着飞机倾泻子弹,没想到真地打中了一架飞机。

记者虽然听说有这个事,但还是不敢相信,所以向蒋老爷子又一次确认。

“您真地打下了一架飞机吗?”

面对记者一脸惊讶的询问,蒋老爷子笑了笑说:“是真的,反正也不管能不能打到,就挺着机枪朝飞机打,最后还真打下来了。”

接着,蒋老爷子继续回忆当时的情景。

战士们已经杀红眼了,即使身负重伤也浑然不知,还在坚持战斗。

蒋诚的腹部被流弹击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肠子都流了出来。

然而,激烈的战斗让蒋诚的肾上腺素飙升,他根本没有感觉到疼痛。

或者说,紧张的情绪根本不允许他感受到疼痛。

他将肠子塞回肚子,做了简单的包扎,又端起机枪来向敌人射击,最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这这场战斗中,他消灭了400所名敌人,摧毁了敌人的一挺机枪,一架战机,荣获一等功。

回国后,他被提拔为机枪连的连长,但他很快就回到了老家务农。

隐姓埋名的日子

蒋诚随部队回到国内后,奉命驻扎在浙江一带,但营房需要自己动手建造。

蒋诚是1928年出生,当兵的时候才二十出头的年纪,除了会干点农活,其他的手艺完全没有学过。

上级指派给他打夯的任务,刚开始完全干不好,老是拖大家的后腿。

但蒋诚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战场上他面对美国洋鬼子不服输,自然也不会向建造营房的差事认输。

干不好,那就比别人多下功夫,到后来,他不仅能胜任这份工作,甚至比两个人干的还要多。

到了1955年的时候,新营房建造得差不多了,但这时候他接到了鼓励复员还乡的通知。

国家进入了和平年代了,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经济,所以要鼓励军队里的干部和士兵,就地专业或者复员回乡。

蒋诚知道这件事后,积极响应,没有任何不舍,就脱下了自己的军装,服从了国家的安排。

离开军队的时候,除了日常用品,他什么也没带。

回到老家后,他也没有向当地政府说明情况,直接就在家里做起了农民。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您的功劳呢?”

对于这个疑惑,蒋诚的解释更加让人钦佩。

他激动地回答说:“我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但是国家和人民也没有亏待我,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在家里从事农业活动将近10年后,蒋诚凭借自己的能力,讨到了一个“公差”。

原来,蒋诚在小时候学过种桑养蚕的手艺,而当地政府正好在开办相应的企业项目,蒋诚就成为了一名桑蚕工人。

不过,这份工作并不是铁饭碗,而是临时工,尽管如此,蒋诚还是很满足了。

蒋诚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他不仅自己会种桑养蚕,还愿意把这种技术无偿分享给附近的村民。

有时候,为了指导村民学习技术,他竟能好几天不回家。

1983年,已经55岁的蒋诚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要为家乡修一条路。

他说干就干,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众筹资金。

在部队的时候,修建营房,他曾经学习到了不少修路的技术,所以他想趁着自己年纪还不大,把这桩心愿给了了。

然而,乡亲们都不是有钱人,能捐献的钱不够修完整条路的。

蒋诚虽然是勤劳能干,这些年帮衬乡亲,也没有攒下钱,可路还是要修的。

于是,蒋诚打定主意,到信用社里借了2400元钱,这才把路给修好。

这张信用社的贷款证明,就一直放在政府办公楼的某处档案里,没想到却引起了一位工作人员的注意。

经过比对之后,这位工作人员确定,这个欠了信用社2400元的蒋诚,就是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

满座皆惊

这名工作人员名叫王爵英,是负责编撰县志的工作人员,1988年,他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奇怪的喜报。

这张喜报本来是要寄给本县兴隆乡的蒋诚,但是档案上却记录说查无此人,因此喜报一直留在县政府里,没有发出。

王爵英是本地人,而且是个知识分子,记忆力很好,他总觉得蒋诚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突然间,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翻出了另外一份档案,正是五年前蒋诚借贷的文件。

一看落款是蒋诚,王爵英心里就明白了大半。

原来,蒋诚所在的乡名字叫做隆兴乡,而喜报里却写成了兴隆乡。

好巧不巧地是,当地还真就有一个兴隆乡。

想必当年的工作人员,肯定是拿着喜报去兴隆乡找人了,可想而知是不会找到的。

王爵英立刻把这个发现向上级报告,上级也高度重视,马上对该事件进行核查。

县里有关部门立刻找到蒋诚,蒋诚几十年都不曾吐露过的事情,终于和盘托出了。

他从床底的柜子里,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功勋章,证明了喜报中所提到的蒋诚正是他。

这位在朝鲜战争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竟然在老家当了33年的农民。

在国企单位工作,竟然还是个临时工。

而蒋诚本人,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就在了解实情后不久,当地政府给予蒋诚正式职员的身份。

不过,1988年的蒋诚已经60岁了,到了退休年纪,刚成为正式职工,他就从岗位上退了下来。

但正式职工跟临时工毕竟是不一样的,有了正式职工的身份,蒋诚每个月就可以拿到退休金。

老年生活有了保障,也算是对他一生贡献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爵英查明蒋诚身份,还真是时候。

当蒋诚杀敌立功的事迹曝光后,连他的子女们都惊呆了。

蒋诚的儿子回忆说:“以前我们问起父亲打仗的事情,他总是摇头叹息,不愿意多说,没想到他竟然消灭过400多个敌人。”

蒋诚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功绩,除了是因为他品格谦虚之外,还因为战争太过残酷。

一场战斗下来,很多战友就阴阳两隔了。

蒋诚老爷子如今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虽然不常提起上甘岭战役,但在他的心里从来不曾忘记。

结语

在全国各地,都能发现蒋诚老爷子这样的战斗英雄。

他们有一个一致的特点,就是都曾在战场里立下战功,回国后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到故乡。

回到故乡后,他们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自夸,反而默默无闻地做着最平凡的事情。

而即使做着最平凡的事情,他们也始终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周边人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竟然有如此出奇一致的特点,也就不是偶然,是因为在党和军队里接受了教育和磨炼。

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他们才得有了如此强大的能力和高洁的品质。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谢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