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中立爱投机?将永久中立当抹布的瑞士,到底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不爱中立爱投机?将永久中立当抹布的瑞士,到底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00:00
13:17

瑞士,一个心术不正的永久中立国。

1814年9月18日,由奥地利政治家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维也纳会议盛大开幕。这场除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处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版图为目标,创下了世界近代史上的规模和时间之最,更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会议确立了俄奥普英四国支配欧洲的国际政治秩序,史称“维也纳体系”,这是1648年“三十年战争”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又一个影响世界一个多世纪的国际体系。

而这场改变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会议,也正式确立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对于瑞士而言,这是堪比“免死金牌”的巨大财富。要知道,虽然随时全国基本被山地覆盖,阿尔卑斯山更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3,但崎岖的地形根本阻挡不了周边势力的东去西走、南来北往。

从罗马帝国开始,瑞士就处于罗马帝国和日耳曼人的轮番蹂躏下,直到1291年8月1日施维茨、下瓦尔登、乌里3个州结成瑞士永久同盟才开始走上独立之路。

随后周边被大国蹂躏的州陆续加入,瑞士终于在1648年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确立独立地位。其后经历过拿破仑帝国的来了又走,瑞士终于在维也纳会议后永久中立。

相比于其它欧洲列强,瑞士的实力可谓不值一提,根本不足以抗衡周边国家的觊觎。但瑞士之所以能中立,恰恰是因为瑞士介于大国夹缝的区位,由于瑞士倒向任何一方都会让其它势力不爽。于是大国最终达成默契:

瑞士还是中立比较好。

所以,瑞士的永久中立,是列强纵横捭阖的博弈结果,是一种可怕而又可控的相互制衡。而从瑞士本身的角度来看,瑞士之所以能在大国火并中独善其身,一是因为瑞士要矿没矿,要地没地;二是因为瑞士山地之国自古民风强悍,又实行全民兵役制,是盛产雇佣兵的“刺猬”。

在吞下瑞士非但不解饥渴甚至还扎嘴的情况下,列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手成全,于是瑞士最终置身事外。

由于政治立场坚定地不偏不倚,因此瑞士不仅受到了对立双方的由衷喜爱,大家纷纷把钱拿到瑞士存起来,让这个没法种地的山地小国靠着金融发了财,并靠着钟表业更是享誉海内外,人均GDP早已一骑绝尘。国际组织也喜欢将总部设在瑞士的一亩三分地,比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不受各方势力干扰且环境优美的圣地呢?

可以说,“中立”尤其是“永久中立”让瑞士受益匪浅,不仅是瑞士的护身符更是瑞士的摇钱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久中立”的头衔渐行渐远,瑞士也随之越来越黯淡。

事实上,从维也纳会议后,瑞士并不是没有遭受过外部势力的威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1933年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后,很快开始了野心勃勃的扩张。利用德国民众对一战后战胜国确立的“凡尔赛体系”,希特勒很快将德国带上了整军备战的道路,并在1939年以入侵波兰为起点,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势如破竹,西欧大地纷纷沦陷,随着1940年6月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瑞士被法西斯势力包围得严丝合缝,希特勒也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夹缝中的瑞士。

虽然瑞士也有大量的日耳曼族,但希特勒仍然坚定地认为,瑞士的独立,源于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的衰弱。那么既然如此,当纳粹德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如日中天,瑞士这颗欧洲的粉刺也就没必要存在。更重要的是,瑞士永久中立不假,但中立不中立,拳头说了算,此前西欧战役期间,纳粹德国已经将自诩中立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踩在了脚下,瑞士当然没有理由独善其身。

为此在法国投降后,希特勒随即制定了消灭瑞士的“圣诞树计划”,号召周边的意大利和维希法国参战,随后11个师集结在德瑞边境,随时准备吃掉瑞士。

面对德军的泰山压顶,瑞士进行了全面备战,摆出一副死了也要崩掉德国几颗牙的架势,于是希特勒权衡再三,最终放弃了这个低性价比的计划,随后瑞士再度得以保全。

不过瑞士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得罪任何一方的情况下,大量吸纳双方存款,尽管很多都是纳粹德国从东欧和犹太人手中夺取的。不仅如此,瑞士还向双方大开方便之门,当然主要是轴心国,毕竟瑞士是德国和意大利沟通的必经之路。

不仅如此,瑞士还向双方积极提供军火,主要受益者仍然是轴心国。尽管同盟国对此非常不满。再加上瑞士无差别击落入侵的双方飞机,让纳粹德国也怒不可遏,但鉴于瑞士确实看起来相当中立,于是在大风大浪中终于平安落地。

二战后的瑞士,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基础上继续恪守中立,不参与站队,即便是囊括全球的联合国,瑞士也是在2002年才“姗姗来迟”。

因为瑞士在形成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一家独大,由此萌生的政党派别等也没有巨无霸式的存在,所以瑞士内外政策长期趋于中立,公投加入联合国也是三次折腾以后的结果。

但一旦成为联合国的一员,就要服从联合国的协调,参与援助或制裁。对于瑞士而言,这无疑是对中立原则的巨大冲击,瑞士之所以迟迟不加入联合国,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为这个考虑。

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瑞士只能逐渐在中立的道路上偏离。

但世界明显小看这个弹丸之国了,从瑞士加入联合国的时间点来看,彼时的苏联早已在1991年轰然瓦解。苏联解体后,针锋相对的冷战格局随时烟消云散,作为胜利者的资本主义阵营,掌握了国际秩序的主导权,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谓上蹿下跳、横行无忌,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联合国,受谁影响大,将来被谁左右不言而喻。

从瑞士的处境来看,虽然瑞士体量依然迷你,国土上下依然没油没矿,但周边大佬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具体来说就是说话算数的从欧洲列强转移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身上,而美国对瑞士的感情远不及欧洲列强慈祥。

就像当年瑞士能够永久中立基本取决于欧洲列强的态度一样,冷战后的瑞士能不能中立,基本取决于美国的心情好坏。而尴尬的是,当年的瑞士在欧洲列强严丝合缝的包围下,因为作为缓冲的价值最终被列强的相互制衡保全,得到了列强的彼此妥协。而今美国一家独大,瑞士如何在一个没有制衡的条件下安然无恙?

所以,冷战后的瑞士面临的局面,事实上相当险恶,欧洲列强虽然基本都在但毫无意外都是美国的盘中菜,根本难以左右瑞士的生死存亡。所以瑞士想要继续在国际社会获得永久中立的资格,在传统制衡局面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就只能求助于美国的高抬贵手。

而在一不是美国儿子二不是美国亲戚的情况下,想要美国帮忙就要拿出诚意,那就是在国际社会给予美国更多支持。

所以,冷战后的瑞士面临的最大悖论就是:

想要永久中立,首先就要放弃永久中立!

而这种悖论的最大前提,就是没有了制衡美国的势力。那么面对这个悖论,瑞士应该怎么办?

瑞士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坚决和美国沆瀣一气,于是瑞士从此彻底悲剧。

时至今日,瑞士没有因在二战中支持纳粹德国的罪行中被国际社会过多苛责,如今却为了生存主动作恶。

所以,瑞士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根本不稀奇,因为只有一个亲美的瑞士才是有资格享受美式中立的瑞士。

但一旦瑞士选择成为美国跟班的一份子,也就彻底失去了永久中立带来的所有红利,尤其是以中立赚得盆满钵满的金融业。毕竟今日俄罗斯的资金被突然冻结,明天自己的资金会不会重蹈覆辙,这种中立带来的安全感一旦丧失,巨大的危机感会迅速抽掉瑞士的金融基础,各国存款的外流会让瑞士银行业的资本存量断崖式下跌,瑞士的经济基础也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所以,当俄罗斯资本被瑞士发难,瑞士彻底失去“资本避风港”的头衔,瑞士遭遇了比俄罗斯更猛烈的冲击。毕竟俄罗斯国际环境本身已经相当尴尬,多一个瑞士根本没啥。而且俄罗斯地大物博的条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瑞士却没有自力更生的资本,而且得到了所有势力的集体抛弃。

所以在挑衅俄罗斯且根本没有打垮俄罗斯大捞一笔的情况下,瑞士迅速变脸,表示要重回永久中立的立场上,并欢迎国际资本慕名而来。

但,失而复得的信任如同永远抚不平的褶皱白纸,瑞士背离“永久中立”,不仅让瑞士失去了国际公信力,更让瑞士如同暴露在太空中的身体,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强烈的射线烧灼。

那么,美国会给瑞士提供全天候的臭氧层保护吗?

乌克兰表示:面包会有的,美国大大的保护也会有的,我相信它一定会烧给我的。

在静夜史看来,乌克兰也许不是瑞士的明天,因为瑞士可能比乌克兰还要凄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木又四哥

    前排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