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的皇家园林(7)

京城内的皇家园林(7)

00:00
12:40
大家好,这个星期又过去了,不知道是年龄的关系还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还没怎么着呢一个星期就这么着儿过去了,时间上总是不够用,这不再过个把星期就又要过年了,说到过年,南北方的风俗习惯多多少少都会有哪一些,但是过年都会有祭祖的习惯,只是南方人在家里祭祖给我感觉形式上更加隆重。由此可见祭祀在人们心中是有多么的根深蒂固了。我说了这么多您该问了,那这和我们今天要说的皇家园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从皇家的又一祭祀地说起。
雨、风、雷四神。从隋初就有建造雨师、风师坛用以祭祀雨神、风神,并且是历代都在沿袭这一天神祭祀的制度。
到了大清顺治年初定之时,云、雨、风、雷四神依旧沿袭祭祀于圜丘,并建有天神坛在先农坛以南,专供祭祀用。雍正四年(1726)在景山东建造了风神庙,每年立春后的第五日皇帝就会去那里祭祀风神。1727年又建造了云师庙,以秋分后等三日去那里祭祀;后来又建造了雷神庙,立夏后申日就会去祭祀。到了嘉庆二年(1797年)恰好赶上大旱,在祭坛一祷告雨竟然就下来了,据说仁宗皇帝就曾亲自去天神坛祭祀,在祭坛中门下了轿舆,走到南门外,洗漱完毕以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升坛,然后依次从云、雨、风、雷四个神位上香,行二跪六拜礼,初献就指奠爵、帛,读祝词。不进俎(组),不饮福受胙(作)。各省府州县也以小规模的建起了祭坛,每年春秋仲月行祭祀礼。祭祀前,行祭官还要斋戒二日;并且要穿着朝服,祭仪如祭社稷(祭)。祭品还要用羊、猪各一只,水果五盘,丝帛、尊各一份,爵三尊 。
先农坛中的太岁殿是为祭祀太岁及神之地,也是先农坛坛内的核心建筑,相当于天坛内的祈年殿。太岁殿建筑雄伟高大,建筑面积1118平方米,殿内有神龛、无神像。太岁殿东西两侧还各有厢房11间,与院墙围合成了一个独立的院落,在院子南侧中轴线上有拜殿。太岁殿又名太岁坛,也是九坛八庙之一;虽然它位于先农坛内,但是毕竟祭祀太岁和祭祀先农是“两码事儿”。太岁殿东南有俱服殿,是皇帝祭祀先农时的“更衣室”也是行“藉耕之典”的场所。太岁殿以西是神厨,由正殿,东、西配殿和两座六角井亭组成;为存放先农诸神神位和准备牺牲祭品的地方。西北围墙外是宰牲亭,祭祀用的牲畜就在此处宰杀。太岁殿东部是神仓,分为前后两个院,前院有收谷亭、圆廪(凛)神仓和库房,后院是祭器的库房,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加建造的,用于存放耕田收获的谷物,皇帝亲耕的田地,收获的粮食作物供北京各坛、寺庙祭祀使用,因此素有“天下第一仓”的美誉。
说完太岁殿再来说说庆成宫,位于先农坛内坛东北部,这里始建于大明天顺二年(1458年),原是山川坛的斋宫,后来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大修之后改名为庆成宫,是皇帝进行祭祀和亲自耕种之后,做为休息以及犒劳百官的地方,宫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主要有大殿、妃宫殿、后殿及东西配殿,院内东侧原本还有一座钟楼。
神厨院与宰牲亭是宰杀牲畜的地方。从远古时代起,以牲畜祭奠神灵在古人生活中就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文》一书中对“祭”的解释就是“以手持肉”。在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牛、羊、猪合称“三牲”,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牺牲宰杀以后需要烹饪才能摆在供桌上,这种厨房称之为“神厨”。
神仓有“天下第一仓”之誉。神仓为圆形形制,造型好似农家储存粮食的谷仓。屋面为圆攒尖顶,黑琉璃瓦绿剪边,地上铺有木板,是贮(祝)粮防潮的目的。
俱服殿是皇帝在耕种时,换下朝服以后再穿戴上劳作时穿的衣服并行籍耕之典的场所。
而观耕台为大清乾隆年间的构筑物。占地面积约508平方米,台高1.9米,东、西、南三面设九级台阶。观耕台是皇帝亲自耕种完毕以后,登台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的看台。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亩三分地,是皇帝行藉田礼时的亲耕之地,所谓“弓行祀礼,亲御耒(垒)耜(四)”,“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为天下百姓做个表率,老北京有句俗语说:“先管好您自己个儿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由此而来的。
皇帝亲耕一亩三分地以后,还要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因此还建有观耕台。明代时是用木制高台,现存的观耕台是大清乾隆年间建造的。高1.9米,正方形,边长18米,东、西、南三面设九级台阶,台阶踏步汉白玉条石边沿雕刻莲花图案。台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望柱头为龙云雕刻,地面方砖细墁。台底须弥座由黄绿琉璃砖砌筑,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台体须弥座结构层次完全依照《清式营造则例》规制,为典型的宫殿坛基建筑。
先农坛的主体建筑就是先农神坛,位于太岁殿西南。建于明嘉靖年间,乾隆十九年重建,台面高出地面1.5米,边长15米多,四面各出8级台阶,青石阶条石,坛面金砖墁地,是皇帝露祭先农神时的祭台。位于内坛南门外东侧 的天神坛是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始建,清初重修,为祭祀云、雨、风、雷诸神的坛台;此坛被废已久,原址已被占用。
天神坛以西是地祇坛,与天神坛合称“神祇(址)坛”,始建于大明嘉靖十一年,为明、清两代祭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读)诸地神的坛台。此坛现在已经被毁,只有地祇坛神龛被移至先内坛保护。祭祀云雨风雷和山海诸神,都属于祭祀先农时的从祭。
地祇坛在先农坛中轴线的西面,因为古人认为地属阴,所以位于中轴线的西侧。祭坛外面也有矮墙,并开有东南西北四门。在坛的南面设有五座汉白玉雕刻的大型石龛,是祭祀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之神的地方。
民国以后,先农坛逐渐衰败,后很多建筑被一一拆除,后来在1916年被开辟为了城南公园。1949年,先农坛太岁殿被育才学校占用,具服殿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给占用至今。
1956年,北京体工大队进驻了先农坛,后改名为先农坛体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体育人才,是享誉中外的“冠军摇篮”。1997年,育才学校图书馆从俱服殿搬出,后对俱服殿和神厨进行了修缮,现在先农坛建筑群设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以上就是我为诸位准备的关于京城内的皇家园林先农坛的诸多历史了。
我期待着诸位能与我的互动,您的点赞收藏和评价,是我最为珍视的财富,也请您动动您的小手指投给我的每一张月票,因为这是您所给我的最大认可,我会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我是涅槃之莲,我会在喜马拉雅等着您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天天_2uv

    听着有隐,字正腔圆,真的好喜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