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畅销《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下:理解、肯定、认知的声音

经典畅销《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下:理解、肯定、认知的声音

00:00
08:43

——· 关于本书 ·——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讲述了自我苛求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源于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这个声音背后代表了我们的人生法则。人生法则又源自于我们童年的认知模式,分为条件认知模式和无条件认知模式。可以通过理解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以及自我肯定和认知疗法从自我苛求中走出来。

——· 关于作者 ·——

本书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方热,他是法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被人称为“综合型”的治疗师。在《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一书中,弗雷德里克·方热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帮助人们通过认知概念化疗法和行为疗法来理解自己,摆脱对自我的苛求,获得更富创造力和幸福感的生命体验。

——· 本书金句 ·——

1.对我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童年时期的认知模式,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事件的理解。
2.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能够意识到所谓的内心准则。
3.大部分时候,内心的声音是我们不安之感的主要根源。
4.通过修正内心的声音,我们可以调整对自己、他人或环境所产生的过度消极的感觉。
5.人生准则体现了我们精神层面运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6.倾听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是进一步发现我们的人生准则和条件认知模式的方法。

——· 核心内容 ·——

一、是什么让我们苛求自己
1.追逐完美,是自我苛求最典型的例子,过高的要求无法企及,就变成了苛求。自我苛求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且不易发现。
2.自我苛求,源自我们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自我批评声音的主人是我们的人生法则。
3.人生法则,源自于童年时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分为两种:条件认知模式和无条件认知模式。在儿童时期,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感,会形成一种条件认知模式。无条件认知模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模式,源于童年时期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久而久之,这些看法成了深信不疑的想法。
4.为了找出认知模式在童年时期的源头,需要我们完成几个必要的步骤:首先,要有意识地倾听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然后,发现自己的人生准则;其次,认识到人生准则的两面性,理解正反两面的共存导致人的矛盾行为。
二、自我苛求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认知模式对我们的影响:人生法则源于认知模式,认知模式不易改变,人生法则也不容易改变。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还用老旧的人生法则指导我们的行动,就会出现问题。我们认同、重视的东西,带给我们满足感和价值感,一方面我们会因此珍视它们,但另一方面内心也会产生恐惧,害怕自己不完美,因此束缚了自己。
2.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对我们的影响:首先,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会让我们没有安全感,会放大焦虑。其次,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有时会过分苛求我们,让我们难以承受。最后,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还会影响人际交流,让我们不敢拒绝别人。
三、怎样才能停止苛求自己
1.理解自我批评的声音,可以在遇到问题时,试着从行为、情绪、认知和思维范畴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明白令我们烦恼的,不仅仅是我们经历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看法。
2.自我肯定法:第一点,学会拒绝。尽量就事论事,察觉自己的内心,对于自己无法做到的,不情愿的,要学会拒绝。第二点,回应批评。假如内心的声音在批评、否定我们,或者阻止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时,我们可以通过消极询问的方式做出反攻。第三点,与内心自我批评声音拉开距离。第四点,与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辩论。通过与这个声音辩论,认清它的力量和分量并非那么强大,削弱它的影响。第五点,把内心自我批评的电台音量关小。
3.认知疗法:第一点,学会偏移关注重心。不适、痛苦、不安感都和内心的声音有关。第二点,关注对话者。与他人交流时,把重点放在交流的内容上。第三点,做自己的好朋友。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第四点,将自我怀疑与真实能力相对照。面对内心贬低自己的话语,要将其与现实进行对比,看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仅仅因为内心的声音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第五点,要建议,不要死准则。给自己留的余地相对大些,不那么苛求自己。第六点,在现实状况中回应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第七点,转换内心电台频道,把批评,苛责的声音换成鼓励的声音。

撰稿:沙城

讲述:小玖

- END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