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有力:解放军单兵御寒装备性能完善,帐篷睡袋抵御零下四十度酷寒

保障有力:解放军单兵御寒装备性能完善,帐篷睡袋抵御零下四十度酷寒

00:00
05:32

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资讯!

早在2020年6月,中印双方在位于高海拔地区的加勒万河谷爆发了多次冲突,在随后双方的对峙逐步升级成为长期对峙。

正所谓“两军对阵,既看兵马,更视后勤”,随着时间逐渐转入冬季,位于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往往更加致命。

为了应对在双方对峙一线地区的冬季气温问题,我军配发了新型高寒地区冬季单兵装备。

从公开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知道这套服装其实是专门用于应对西部战区需求,结合国家登山队登顶珠峰经验、极地研究中心数据、南北极科考经验后通过服装供应商,为高原边防部队紧急研发、生产的新型防寒装备。

属于为需求量身定制,技术含量上更高、保暖效果上更好、整体材质更加轻便,用于为西部战区的紧急任务更好适应即将到来的高原超低温寒冬。

与过去在我军军械数据上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同,解放军高寒地区新单兵装备的数据竟大大方方地从公开渠道就能看到,这无疑引来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关注——从有关负责人在公开采访中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

新研的几种防寒装备都将“性能”与“轻便性”作为了主要性能提升点,一方面提高防护功能,一方面提升轻量便捷性。

其中尤其以新型单兵帐篷、睡袋、睡垫三者配套协调的性能提升最为出众,利用了工业整体结构设计与材料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进一步轻量化的减重。

使得睡袋在填充1.3kg重量、900蓬松度防水灰鹅绒的情况下,体积比过去使用的防寒睡袋减轻了50%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在海拔5000米以上、气温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情况下正常发挥功用。

2021年时,刚刚换装了新型轻便装备的我军官兵又迎来了更多更好的高寒地区装备——这次的防寒装备相对于2020年10月配发的装备更加全面,算是完成了对单兵装备在高寒地区的一次全面补强。

根据2021年11月的报道,在这次配发的新单兵高寒装备包括了:

使用新型面料与内填充物的新长款羽绒执勤大衣,在保证填料蓬松度与保暖性的情况下,保障了更好的抗风耐寒能力,甚至提升了防油与防泼水能力。

全新的防破片眼镜,且同时配发了用于在冬季白天使用的偏光镜片,与夜间使用的增光镜片。

在保障了抗冲击、阻燃、保护使用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在强光、强紫外线(这在高原环境都是司空见惯的情况)上的抗性,极大避免了我军官兵在高原地区的雪地中因晴天炫目而导致的战斗力下降。

全新的加热手套、加热护膝与加热鞋垫,都采用了具备防风、防水特性的面料,同时配置了新型衬里,并标配了电加热功能。

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在军营内基本统一的通用接口,能够对人民解放军官兵的双手、双脚、双膝等过去防寒装备中没有得到特别重视的部位起到更好的保暖防护作用。

解放军喜迎了换装,那它的对峙对手呢?

考虑到在2020年开始,一直积极在加勒万河谷这样的高原地带不断挑衅与引发冲突的是印度方面,这是不是说明他们早就对冲突持续到冬季有所准备,做好了换装工作呢?

嗯……相信对印度各种奇葩新闻有记忆的读者还能很容易地想起,2020年时中印边界对峙后的那个冬天,印度军方爆发出了的大规模后勤腐败丑闻。

在冬季时期,印度前线军官克扣基层士兵粮饷倒卖赚钱,让前线士兵衣食无着,忍无可忍地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军粮大量以豆粕等猪食代替正常的鹰嘴豆以次充好”、“没有帐篷,只能挖坑借由汽油桶烧火取暖”……

再看其对峙前线的实拍照片——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里,没有睡袋、没有帐篷、没有防风措施,只有单薄的睡帽、面罩与身上的衣物勉强御寒。

而即便是从2020年6月-2023年12月末,3年又6个月的时间中,印度仍然没能做好充足的过冬准备。

在2023年7月时,印度仍然采取的是“临阵抱佛脚”式的紧急从美国采购用于高原地区与低温地区使用的装备,毫无自己的长期打算。

这给人一种“高原有严寒,我有天灵盖”的直观感觉,配套使用“能顶一天是一天,能撑一年是一年”的心态,从头到尾突出的是“不把军队当人用,不把士兵做人看”。

作为一支重视国家主权的部队,人民解放军在高寒地区的单兵装备在局势开始变得有长期对峙可能的情况下,短短2年的时间中,就实现了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装备的全面换代。

实实在在做到了让解放军官兵“白天不怕晃眼,晚上不怕挨冻”的全新状态。

反观某些主动挑衅的国家,其主动挑事,却连续多年都做不好过冬准备,属于典型的心中无数胆子肥状态,与我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点赞、留言互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_________________高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