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冰城”之称的黑龙江哈尔滨火了。近日,202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中,哈尔滨荣登“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
除了冰雪魅力外,哈尔滨的热情也正在“出圈”,为照顾游客朋友,连冻梨都切片摆上了盘。这也让许多网友充满好奇,纷纷表态要收拾行囊去一探究竟。去旅游,怎能不尝尝当地特色呢?不妨看看这份冰城美食攻略,为旅途增添更多风味。
【来点咸的】
锅包肉
东北菜典型代表“锅包肉”的起源地正是哈尔滨。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哈尔滨道台府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当时的道员杜学瀛让厨师郑兴文结合俄罗斯宾客的饮食习惯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锅爆肉”,后因外国宾客口音差异,被口口相传为“锅包肉”。
锅包肉讲究外酥里嫩,色泽金黄,一口咬下去,酥脆外壳和软嫩肉片内里形成鲜明对比,酸甜酱汁在口中令人回味无穷。2022年,哈尔滨锅包肉被选入国家地标美食名录。
得莫利炖鱼
来到东北,总要尝尝炖菜,除了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将鲤鱼、豆腐、粉条、白菜等炖在一起的得莫利炖鱼也是不错的选择。
得莫利炖鱼源自哈尔滨市得莫利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味道鲜美,酱香浓郁。和朋友玩累了点上这道菜,不仅下饭,还会是餐桌上一道亮眼“硬菜”。
扒肉
如果吃腻了大饭店,想找些特色小馆子,哈尔滨的扒肉馆不容错过。
哈尔滨的扒肉馆多集中在道外区,不少人就算离得再远,也要开车赶来吃上这一口。大约一掌宽的厚五花肉片,经过蜂蜜、老抽、八角、桂皮、肉蔻等调料辅助的炖煮等步骤,肥而不腻,肉汁之内还包含香料的香气,配上白米饭一吃,口腔内的满足感直接拉满。
【来点甜的】
冻梨
最近和哈尔滨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很多南方朋友没见过的冻梨。
冻梨的做法就是将秋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冰的时候直接吃,酸中带甜;一种是将冻梨放入水中浸泡化透,捞出后拔掉梨棍,露出一个孔,一边用嘴吮吸,一边用手挤压梨,进而将果汁果肉吸到肚中。
今年,为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哈尔滨很多饭店都将冻梨加入菜单,切片摆盘。冻梨咖啡等新兴衍生品更是火爆“出圈”。
黏豆包
冬天,几乎每家东北人的饭桌上都会出现黏豆包。
黏豆包的内馅基本以红豆沙为主,外皮原料则各不相同,玉米做的外观呈米黄色,黄米做的外观呈金黄色,糯米做的外观呈乳白色。在哈尔滨,黏豆包尤以阿城区特产“亚沟黏豆包”出名。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亚沟黏豆包外表软滑油润,口感豆香浓郁,蘸上一些白糖入口,甜甜糯糯。
马迭尔冰棍
一般来说,冰棍旺季是夏季,但在哈尔滨,冬季冰棍依然畅销。一方面在于室外仿若天然冰箱,利于冰棍不化;一方面在于室内暖气温度高,吃冰棍也不会太冷。如果想试试在哈尔滨冬季吃冰棍,本地人多会推荐去中央大街买根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起源于百年前马迭尔宾馆引进的西式食品,至今保持“甜而不腻,冰中带香”的传统口味。据当地媒体报道,作为老牌网红,马迭尔冰棍仅在元旦假期3天就销售了10万支。温馨提醒,冬天在哈尔滨室外吃冰棍时,尽量别用舌头慢慢舔,否则舌头可能会被黏在冰棍上。
【来点能带走的】
红肠
吃饱喝足怎么能不带点特产回家?因为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历史上颇多交流,哈尔滨的许多美食特产都具有俄罗斯风格,红肠就是其中之一。
哈尔滨的红肠做法精良,表皮光亮起皱,肠肉味美质干,带有淡淡烟熏味,秋林、哈肉联、商委、农大等红肠品牌更是在当地做出了不同特色。
大列巴
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从名称就能感受到,这一特产有着中俄融合的特色。
这种面包采用全麦粉制作,口感偏硬、微酸,有一种酒香、麦香、果木香混合的浓郁感。传统大列巴为圆形,直径超过20厘米,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净重有四五斤,带回去绝对是一款“重礼”。伴随时代发展,现在也延伸出了一些体积更小、椭圆形、新口味的列巴,更方便携带。
格瓦斯
在哈尔滨,还有一种被称为“液体大面包”的饮料,这就是格瓦斯,也从俄罗斯传来。
格瓦斯的主要原料是黑面包,要经过粉碎、发酵、过滤、调配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加工中对温度和时间的掌控要求也很高。传统格瓦斯入口有和啤酒相似的麦芽味,味道偏酸,碳酸感强。如今的格瓦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还会加入啤酒花和麦芽糖等,让其更好喝。
老鼎丰糕点
如果要说到传统糕点,那哈尔滨有“老鼎丰”。作为中华老字号,老鼎丰的糕点陪伴了很多哈尔滨人的成长。
松软香甜的长白糕、口味众多的月饼……混酥糖类、包馅类、油炸类等各类糕点,挑起来令人眼花缭乱。思考选哪款当伴手礼之余,吃上一份老鼎丰的自制冰糕,香浓的奶味或许会带给你更多灵感。
除了这些特产,红专街早市、师大夜市等地,也正成为近期游客热衷探索的哈尔滨美食小吃打卡地。正所谓美食配美景,如果你已准备出发,不妨带上这份冰城美食攻略,让新年冬天的旅程好吃又好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