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官手记:保障上冰安全,也是守护冰雪运动的热情
近几年滑冰热度颇高,冰雪季来临,北京不少公园、景区都开放了冰场,每到假期总是大排长队。但也有人喜欢滑野冰,每年总能听到几起滑野冰落水的消息。
野冰确实不安全,那么正规冰场是如何保证游客安全畅玩的呢?前两天,“体验官”来到陶然亭公园冰场,希望能把这个问题搞明白。
冰场测冰师杜喆辉告诉我,决定冰场能否开放的重要依据是冰层厚度,必须达到15厘米以上的安全标准,才能接待游客上冰。
每天清晨,在冰场开放前,师傅们就要去测冰了,用的工具虽然不多,但都挺有讲究。最重要的家伙什儿是一个丁字形的“冰镩子”,下方是四棱的金属凿冰工具,像一个大锥子,上方是木质的横把。“冰镩子”足有半米长,在手上掂量着差不多有30斤重。另外还需要一根带直角折钩的小铁棍,以及测量用的标尺。
测冰地点会选在冰场开放区域的边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区域冰的厚度相对更薄,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对游客上冰活动的干扰。测冰并非测一次就够了,每天早中晚必须各测一次,每次还得挑选阴面、阳面等不同区域打上三个洞,选择当日测量的最低值作为测冰结果。如果不符合15厘米的厚度要求,就需要对冰场的开放区域进行缩减调整,甚至是关闭。
我在杜师傅的指导下,提起“冰镩子”用力朝冰面砸去,一上一下,大约凿了二三十次后,冰面上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再用力凿几下,湖水便涌了出来。可由于动作不熟练,没掌握技巧,用的都是蛮力,凿起来还挺费劲。
放下“冰镩子”,用小铁棍顺着冰窟窿探进去,将直角钩卡到冰层底面,然后用手指按住铁棍与冰层表面齐平的位置,这样就能记录下冰层的厚度,最后抽出铁棍,拿尺子来测量。当天我打了三个冰窟窿,测量出的冰面厚度都在25厘米以上,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测量完成后,还需要把冰碴都塞回孔洞里,以保障游客安全。
冬季滑冰是咱们北京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但安全问题总是第一位的。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如今已进入“三九”,但自然水域的冰面情况复杂,仅凭早年间留下来的谚语判断能否上冰是无法保证安全的,所以测冰工作不可或缺。北京各大公园、景区的冰场都配备了专业的测冰师,大家上冰游玩还是要选择这样的正规冰场。毕竟,保障上冰安全,也是守护冰雪运动的热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