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29岁姑娘无症状确诊肺癌”的话题登上热搜,
引发众多关注。
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得知,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近,年仅25岁的杭州姑娘
小张刚刚做完手术,
术后化验结果显示肺腺癌,
这让平时生活作息规律、
注重养生的她大吃了一惊,
同时也庆幸,
“还好通过体检发现得及时!”
体检发现肺结节
25岁姑娘无症状确诊肺癌
25岁的小张在杭州一家公司做会计,平时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周末经常和朋友爬山、跑步,今年单位体检中,小张被告知胸部CT结果显示左肺下叶有一个10*6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赶忙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雯根据小张CT结果建议小张先服用莫西沙星治疗九天,三个月后复查胸部高分辨率CT,若三个月后结节仍然存在,可考虑是否进行胸腔镜手术。
三个月后,小张复查结果仍然显示有肺结节存在,且结节边界模糊,实性成分超过50%。小张同意了医生的手术建议,术后结果显示肺腺癌,由于小张的肺癌仍属早期,手术切除病灶后,几乎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记者从浙大二院健康管理中心得知,随着目前影像检查手段的进步,肺结节的发现率也越来越高,目前中国正常人群体检肺结节检出率为20%-40%,虽然肺结节检出率很高,但绝大多数都是良性,不需要外科手术甚至临床干预。在“恶性证据“尚不明显的情况下,不建议第一次发现肺结节就马上手术治疗,尤其是一些有炎性可能的结节,可以先抗炎治疗后复查,再决定是继续随访还是手术治疗。
前段时间,36岁的周先生就在一次全身体检后,发现自己CT报告上提示有肺结节,而且还有“肿瘤不除外”五个大字,他吓得马上跑去医院就诊。医生认为虽不能完全排除肿瘤,但炎症所致的概率更大,建议其先积极抗炎治疗,1个月后再复查胸部CT。令人惊喜的是,1个月后周先生的肺结节基本“消失了“!
高风险结节不重视随访
2年从9毫米长到2厘米
根据美国胸部协会的观点,在做过肺部CT和X光的人群中,最高有一半会发现肺结节,但是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不到5%的肺结节会致癌。尽管恶性结节只占检出总数的5%左右,但是对待随访观察的肺结节,切勿掉以轻心。
前几天,李雯医生就接待了一位50岁的刘先生,因为头痛、消瘦来医院就诊,检查时发现刘先生有一枚2cm的肺结节。病理结果显示已经进展到肺腺癌晚期,出现脑转移。
李雯医生工作场景
追问后得知,刘先生在很早之前体检时就发现肺磨玻璃结节,直径约6mm左右,形态尚可。医生建议他6个月后复查,但刘先生觉得自己从不吸烟,外加他听说肺结节在年纪大的人身上“活力并不强”,所以并没有重视。2年前公司体检,刘先生的胸部CT检查显示肺结节有所增长,直径约9毫米左右,周边出现毛刺、中央密度增高,怀疑肺癌,建议其尽快处理。但刘先生觉得自己结节并没有增大多少,而且身体也没有不适,并未采取医生建议。
李雯说,临床上70%的肺癌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中晚期已错过最佳治疗期,预后效果不佳,肺癌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20%。有些人会对肺结节有些误解,觉得肺结节没有明显变大就不需要处理,但其实肺结节的形态、密度等都会影响肺结节良恶性判断。
举例来说:
有分叶状、短细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穿行,提示恶性可能性大;
密度不均匀,结节内有小泡者多为恶性;
增强CT显示不均匀强化或中度强化者多为恶性;
不强化或高度强化,多见于良性,像钙化的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
这些人体检
一定要重视肺部检查
虽然不是所有的肺部结节都会发展为癌,而且肺结节大部分为良性,但也不能排除一部分属于早期肿瘤或者癌前病变。
每一次的肺结节随访复查,都能及早发现肺结节的变化,让医生能对肺部健康状态作出较为明确的评估,这也及时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
因此,建议正常人群每年需要定期体检肺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
年龄40岁以上,且吸烟史20年以上,每天20支以上,或每天吸烟的支数x烟龄=400以上,戒烟时间<15年;
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
既往有肺部疾病史;
有环境或者高危职业暴露史。
除此之外,尽量远离各种环境职业致癌因素:
吸烟是国际公认的导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定不要抽烟,并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的暴露;
注意防护各种室内外空气污染 ;
避免各种职业暴露 。
一旦发现肺结节,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应采取谨慎态度,良性结节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定期随访复查是确保健康的关键。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远离癌症性格,如长时间爱生闷气、性格郁闷或急躁爱发脾气等;
调整好生活的节奏,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并定期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