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变回避型,先从认识ta的原生家庭开始

要想改变回避型,先从认识ta的原生家庭开始

00:00
04:04

回避型依恋是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这类人的行为模式偏于保守、冷漠和被动,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更为强烈和明显。会有回避型依恋的表现,并非当事人自己愿意或自己造成的,背后一定有一段你不知道的历史,一般而言,多与ta的代际遗传、原生家庭和早期养育者的养育方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ta的原生家庭中,通常存在以下的问题:父母贬低式的教育、情感淡漠、家庭暴力、留守儿童、需要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校园霸凌等等,这都会引起孩子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一方面渴望亲近的关系,一方面又有恐惧心理。
在你和回避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你能清楚地知道ta的成长环境,相信对你和回避型的相处是非常有帮助的。你看到的就不单是回避型那个人,还有ta背后的那个成长环境。
1、强势的母亲、沉默的父亲
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家庭角色模式与别人的不同(通常是父亲更为强势),孩子会在母亲的爱恨纠缠中成为她的一个控制对象。如果是男孩的话,会对女性产生恐惧,在亲密关系中则容易变成高回避;如果是女孩的话,则会对婚姻感到排斥,并且害怕成为如母亲这样的人。
2、留守儿童
由于在成长早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孩子一方面会对得不到的父爱母爱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长大后,这样的自我矛盾会加剧,ta的外表虽然看起来很独立,但那都是虚假的,在内心深处,ta是不安全的、脆弱的,对感情也没有信心。
3、父母总是吵架,互不谦让
与第一类的家庭不同,这一类的父母总是为各种小事互相掐架,而且互不相让。孩子深处其中,ta看不到家庭的和睦和婚姻的幸福,甚至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的争吵是和自己有关的。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以后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自责心理,在关系中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值得对方的爱。
4、父母有一方出轨
在这种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对亲密关系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任何感情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在亲密关系中会习惯于逃避冲突和现实,粉饰太平,精神上也习惯消极摆烂,相信一个人要比两个人靠谱得多。
5、父母高知,家教森严
这样的父母通常都比较忙碌,事业有成,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孩子的成长早期,最渴望父母出现的日子里,父母是缺位的。父母以为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已足够,而孩子的声音却从来没有用心聆听过。与此同时,森严的家教让父母不允许孩子有脱离他们期待的轨道的可能,孩子想要做什么,只要是父母觉得是不合理的,或无关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都会暴力拒绝。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独立性会比较差,自我统一性也较低,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对恋人的要求很高,难以与恋人接近。
在孩子成年以后,ta所受到的价值观也会影响依恋类型的形成,大多是在原生家庭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因此,想要根治回避型,其实应该要纠正原生家庭的模式,但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
回避型依恋是需要引导的,轻中度都可以改变,通过改变认知、受到依恋对象的影响以及专业咨询师的帮助,都可以突破自身,一步步获得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13254356

    认识原生家庭影响深远,改变回避型不是一朝一夕

  • 从小就赖叽

    原生家庭对个性影响这么大,看来理解别人还得多探究背后故事啊。

  • 四平医院出门左转

    父母天天掐架,孩子看多了多少会自责,长大关系观都变扭曲,想修复还得从根源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