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落后是传统文化的“锅”吗?| 路在何方04

近代中国落后是传统文化的“锅”吗?| 路在何方04

00:00
09:40

继承与创新


怎样才能准确地诠释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我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改变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即便一个人常常会想到自己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但如果他同时又认为这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那么这个传统就是他的一个包袱,就是一个阻力。


我想,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规定我们只能这样去理解,而不能那样去理解,也没有规定我们只能取这些,不能取那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动权全部在我们现代人手里。如果我们说,我们今天之所以会如此,都是祖先造成的,是他们留下的传统使得我们这样,我想这就是在推卸责任。


曾经有人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如果以一次接力赛跑来打比喻的话,前三棒的人都跑在别人的前面,你最后一棒落在别人后面了,你说是前面人的责任,还是你的责任啊?所以他说,我们的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过去常常讲一直到16世纪)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后来我们落后了,我们就去埋怨祖先们如何如何,这对吗?就像刚才那个比喻,前三棒都跑得快,都跑在前面,你跑最后一棒却落后了,你说都是前三棒不好,这公平吗?所以我说这是在推卸责任。我们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传统,但传统并没有规定你一定要学什么东西,一定只能拿什么东西。我们如果能够改变看问题的方式,从传统中去找那些对今天有启发意义、有鼓舞意义的东西,那么这几千年的文化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前进的动力。


确定了主体意识,我们看问题的方法就会有一个彻底的改变。在没有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我们看待自己的文化常常用非主体的,或者是别的主体意识去看,一天到晚看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如果我们是站在自己的主体立场上来看,也许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很多好的地方,就会发现财富原来就在自己这儿。我觉得这样一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过程中,确定文化主体意识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像土耳其当年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自宫式的现代化。自宫,我想大家都知道。特别是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要练一种最上乘的武功,首先要自宫,自宫了以后才能练成这种武艺。土耳其的做法就是这样,要把自己的文化根子砍断,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现代化。好多人提出来,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千万要防止走上土耳其那样自宫式的路。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才是有根的。


我们经常提倡要创新,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的确需要不断创新,但是创新不是凭空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我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讲,继承得越好,就会创新得越好。


我还是举个艺术方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不管你学戏也好,学画也好,学书法也好,如果既不临帖,也不临摹,不向老一代好好学习,就自己创新,那你能创新出什么东西来呢?有可能创新吗?如果你各种帖都临得很熟,我可以说,你不想创新都不能。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体会了。


中国文化就是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地令我们有体悟,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画画也是这样。要不然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一种表面的粗糙的变化,只能是一种新奇、一种猎奇。这种猎奇性的创新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大家只能有一时之快,过一段时间再看看,就会觉得实在是不耐看,经不起推敲。而如果你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那一定是生命力旺盛的,我们一代一代的发展就是这样来的!历史上哪个有名的书法家、画家不是在艰苦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我常常讲,中国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的就是医学。为什么?因为我们学习了许多西方医学的理论,西方的医疗手段、方法,我们自己又有那么深厚的中医传统,如果能够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越我们!可是我们自己断根了,中医的东西都不要了,只知道跟在西医屁股后面拼命地跑,追也追不上。所以我们的医学现在在世界上地位不高,本来是最有希望的东西,现在却落后了。


这个经验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有的时候想来想去,觉得我们有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出口转内销”。人家把我们的东西拿去了,做出了成果,我们觉得,哎哟,不得了,这个是先进的,再拿回来一看,实际上就是从我们这儿拿过去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文官制度,我们说要向英国学习,英国却说我们就是从中国学来的。很多管理的手段,我们也想向人家学,结果发现,他们也是从中国学去的。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就是“无为而治”,弄得很好。


这就是出口转内销啊!出口转内销就身价百倍,我们自己却好像是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所以,不要再学禅宗故事里讲的那个贫儿,身带宝珠却还要沿街乞讨,我们应该很好地发掘自己的“宝珠”。


但是,千万不要排斥别人的好东西。我们提倡主体意识,绝不是妄自尊大,也绝不是妄自菲薄。现实的情况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妄自尊大,有的时候我们又会妄自菲薄。我想,只有树立起主体意识,才不会这样走极端。因为一旦有了主体意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不足之处就会看得很清楚,对别人文化的长处自然也能看清楚,这样就能取长补短,使之恰如其分。


失去了主体意识,不是盲目自尊,就是盲目自卑,看不清别人的优点在什么地方,自己究竟缺的是什么。这时候向别人学习,就会把所有东西都一块儿拿回来,这其中可能更多的是垃圾。


所以,我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可阻挡的文化交流的潮流中,树立起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一个前提。有了文化的主体意识以后,我们再看自己的传统文化,就能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x363004m9552

    简单说两句就说是清朝之后的前辈的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