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一定要趁年轻,出走

稻盛和夫:人一定要趁年轻,出走

00:00
11:20

如果你问我,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界。
如何提高眼界?
稻盛和夫给出了答案:出走。
走不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你的家。
人一生的成长,始于三次出走。
01
走出原生家庭
在小说《海鸥乔纳森》中,乔纳森出生于传统的海鸥家族。
海鸥家族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饱肚子。
它们平时栖息在陆地上,或在海面低空盘旋,等到渔船满载而归后,便争先恐后飞向渔船,争夺一点吃食。
它们认为飞行就是为了吃饱,所以不在乎自己的飞行技术。
刚开始,乔纳森也是如此。
可渐渐它发现,在争抢过程中,身体孱弱的老海鸥根本抢不着。
为了避免落得如此下场,乔纳森开始独自练习飞翔。
它尝试突破飞行高度,300米,600米,1500米,在一次次身体失控中,领悟了控制速度的技巧。
它向其他鸟类学习,收起翅膀,只用翼梢飞行,成功实现了流线型高速俯冲,可以潜到海面3米下寻找食物。
有了这身本事,乔纳森再没饿过肚子。
但当它满心欢喜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让它们也能通过飞行练习,获得食物自由时,迎接它的却是一场批判。
长老和鸥群们谴责乔纳森,认为它冒犯了海鸥家族的尊严与传统。
父母也认为乔纳森不务正业,苦口婆心劝它别折腾,安心混口饭吃。
此时,摆在乔纳森前面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回归群体,循规蹈矩;要么离开族群,独自生活。
乔纳森选择了后者,它悲伤地离开,独自飞往远方。
在飞行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两只技艺高超的海鸥,并跟着它们去往一个全新的世界。
乔纳森惊奇地发现,那里的海鸥都有一个信念:飞得最高的海鸥看得最远,飞翔没有极限。
乔纳森向他们学习新的飞行技术,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多年后,它成了海鸥中的传说,被尊称为“伟大海鸥之子”。
而当初留在族群里的同伴们,有的因抢不到食物而被饿死,有的在争抢过程中不幸丧命。
乔纳森的经历,多少人似曾相识:
渴望去大城市拼事业,家里人劝阻你,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够了。
想辞职创业,亲戚朋友跳出来反对你,创业风险太高了,别折腾了。
出走意味着挑战,你将如乔纳森一样远离族群,独自面对风雨。
留守意味着重复,你将永远被束缚在家里,活成父辈的2.0版本。
想要跳出重复的死循环,你就必须离开旧的环境,不断学习,持续思考,坚持历练。
就像《人生之路》中出身于黄土高原的高加林对他学生说的那番话:
“如果我们不走出这片大山,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我们就只能看到井口外面的天空。
不管我们怎样跳,跳多高都无济于事。只能看到井口外面那么一点的世界,那么一点天空,无法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02
走出工作局限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曾把工作态度分为三种:
把工作当差事,把工作当职业,把工作当使命。
把工作当差事的人,认为工作是一种折磨,所以在浑水摸鱼中,不断消耗自己。
把工作当使命的人,视职场若道场,把工作当修行,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半径。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酷讯公司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码农。
但他第二年跃升为管理层,带领四五十人的团队。
他说,自己之所以成长如此之快,并不因为他技术最好,也不因他有经验,而是因为他在工作时,秉持两个原则。
第一:工作不分你我。
他做完自己的工作后,有人来向他请教任何问题,他都竭尽全力去帮忙。
以至于当时公司代码库中大部分代码他都看过了。
新人入职时,只要他有时间,他就主动去培训,借此他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巩固。
就这样,他很快从负责一个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一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第二:做事不设边界。
虽然当时他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
很多人说,这个不是他该做的事情。但他觉得,做更多的事,能成长更快。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他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参与商业的部分,对他之后成立公司大有裨益;跟销售总监见客户的经历,则在他组建今日头条的销售团队时帮助很大。
他在工作中熬的每一次夜,加的每一次班,多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成为他创业时的一块块砖,帮他构筑起了自己的商业大厦。
同样是程序员,有人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人却愿意学习工作范围之外的知识;
同样是快递员,有人敷衍了事,有人积极熟悉路况,优化投递流程;
同样是月嫂,有人应付差事,有人却能在工作中主动掌握更多技能。
最后,那个愿意在工作中多做一点的人,成了创业者,成了快递送单王,成了金牌月嫂。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经济学家何帆曾提到过一个“苟且红利”概念。
意思是,每个行业看似密密麻麻都是人。
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混日子的苟且者。
只要你在别人觉得没必要的地方,多负责一点;在别人草草了事的地方,多往前走一步。
你就能享受到自己的不苟且,给自己带来的红利。
03
走出信息茧房
有这么一幅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当代人的思维状态。
大脑空间看似可容万物,实则空洞无物。
“信息茧房”的提出者,著名社会学者桑斯坦曾说:
随着算法的出现和日益强大,整个社会开始出现“过滤气泡效应”和“回音室效应”。
什么是过滤气泡效应?
算法在了解你的偏好之后,主动过滤掉与你偏好相悖的信息,让你仿佛处于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看不见其他的信息和观念,变得越来越狭隘。
什么是回音室效应?
在算法为你定制的空间中,你听到的都是对你意见相类的回响,你会逐渐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其他观点都是错的,长此以往,你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变得越来越偏激。
信息茧房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和了解不同世界的能力,表面上看,我们知道的事情更多了,实际上我们的世界却更小了。
关于走出信息茧房,我有两点建议。
多看不同领域的书。
蔡康永说过: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就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会为你提供新的观点和新的角度。
书读得越多,对世界的理解就会越宽泛,不再非黑即白盲从。
书读得越多,就会明白自己所知甚少,从而变得谦卑不自傲。
多关注自己不认同的观点。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列举了“头脑封闭者”的7大特征:
1. 不喜欢自己的观点被挑战。
2. 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
3. 总是关心自己是否被理解,而不是去想自己有没有理解对方。
4. 明知自己错了,仍固守自己的观点。
5. 在对话中,不给对方留有表达空间。
6. 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总是试图让自己的观点独大,挤掉别人的观点。
7. 缺乏谦逊意识。
不想做头脑封闭者,就要多关注与自己认知不同的人。
就像菲茨杰拉德说的:
⼀个⼈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事,并行不悖,才是第⼀流智慧的标志。
电影《黑衣人2》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中央车站的一个储物柜里,住着一群外星小人,他们信仰的光明,不过是人类手表照出的光。
主角觉得这群住在储物柜里的外星小人太可怜了,可当同时踢开另外一扇门,他才发现,自己也只不过是生活在“储物柜里”的小人罢了。
储物柜的隐喻,可能是一个熟悉的环境,可能是一份得过且过的工作,可能是你脑子里锁闭的认知。
困守在柜子里,也许安逸,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唯有走出去,才能见宇宙苍茫,观世事繁杂,明真理无穷。
与朋友们共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允贤KSH216

    时下盛行短视频,导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因为大数据推荐的都是你经常刷看的类型。对待事物的认知难免有失偏颇,久而久之对价值观就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新耀小哥

    稻盛和夫先生的话,深有道理。年轻就是力量,出走是探索的开始。勇敢去闯,才能收获世界的精彩。不负青春,不负自己!

  • 心叶Journey

    一定要趁年轻多出去走走,扩大眼界吗?我怎么就不想出门了呢?

  • 听友80979563

    这就像那些说读书没用打工也能赚钱的父母

  • 寂寞咖啡Irish

  • 田惠琴

    岀去看一下世界各种新鲜事物,很有必要,即锻炼了自己,又获得了知识

  • Irene_阿瑛

    遇上垃圾一切都是反的,你自己必须是泼妇,垃圾。这个咋回事。

  • 微小小微

    原来是这样

  • 听友491128963

    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