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评剧全剧】西路评剧 花亭会(上、下)有声录音 .mp3

【中国戏曲·评剧全剧】西路评剧 花亭会(上、下)有声录音 .mp3

00:00
59:00
《花亭会》又名《夜宿花亭》、《玉镯记》。故事源出:明朝传奇本《珍珠记》。是西路评剧传统剧目。是著名演员筱麻红、刘艳霞的代表剧目。
高文举稳坐在书房中,忽然间想起家中的事情。舅父舅母家中把书念,张恩姐是我的好先生。念书念到龙虎日,大比之年我求功名。进京来文举身得中,中状元插花又披红。大街夸官路过文府,文通将我请在他的府中。酒席宴前提亲事,被迫无奈我依从。在文府陷住了高文举,与我那张恩姐不能相逢。盼恩姐盼得我肝肠断,想恩姐想得眼睛红,肝肠断来不见面,眼睛红来不能相逢,不能相逢。书房里面坐不稳,何不散闷花园中。高文举出了书房外,行走进了花园中。一进花园我留神看,许多的花草真鲜灵。这些花草我不爱,一心赶奔玉石花亭。高文举又把花亭上,上了八五十三层。用手开开门两扇,行走进了玉石花亭。
《花亭会》是西路评剧传统剧目。高文举进京赶考,得中状元。文丞相依仗权势,不顾高已结婚,硬逼他入赘为婿。文举身在相府,时时不忘前妻张美英,十分苦恼。张美英见高文举数年不归,千里迢迢进京寻夫;当得知他的下落后,便自卖自身当了文府使女,以伺机和丈夫会面。某夜,高文举独自来到花亭,美英装作扫地也来至此地,二人便商议脱离文府之法。
西路评剧由西路 莲花落十不闲演变而来,形成于1900年前后,被称为西路蹦蹦,始盛行于 玉田丰润(西部)、 三河宝坻香河平谷蓟县一带,并流动演出于京、津以及京西、京南、东北辽沈一带。
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西路评剧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1958年,在中国评剧院挖掘传统“西路蹦蹦”时,正式定名为西路评剧。
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唱腔曲调奔放明朗并富有喜剧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别。[1]  
自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进入北京后,西路评剧就日渐式微,后来无专业表演团体,只流传有大悲调、小悲调、蛤蟆调等十几种唱腔,且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2459781

    可惜没有更多人支持

  •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_np

    好听我都听了20多年了

  • 沉默是金_zl

    评剧之最可惜没有视频。

  • 沉默是金_zl

    太好听了听了N次都没听够。

  • 听友77260955

    是的,我也听不够

  •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_np

    几乎天天听,真不错

  • 天涯共此时A99

    我妈特别爱听

  • 相拥你的怀抱

    百听不厌👍👍👍

  • GeXin

    评剧高音之最

  • 听友457003130

    特爱听、张淑贵、刘淑萍唱的西路评剧、怎么没有后续、恶人还没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