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国后,提出要当副国级的干部,毛主席给出了三个拒绝理由

李宗仁回国后,提出要当副国级的干部,毛主席给出了三个拒绝理由

00:00
13:34

这个国民党高级将领要当副国级干部,毛主席为何不同意?

1949年1月,当时蒋介石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不久后就宣布将国民党内的事务,全都交给当时的副总统李宗仁代管。

然而,蒋介石这一举动其实是别有深意,看明白其野心的李宗仁称病远走美国,不想再和蒋介石有所联系。

五年后,蒋介石找了个由头撤去李宗仁的职务,李宗仁就此变成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流落他乡。

在海外已久的李宗仁十分思念故乡,迫切希望回到祖国。1965年,在爱国人士程思远的促成下,李宗仁终于如愿回国。

在受到毛主席接见时,李宗仁提出自己想当副国级干部,然而毛主席却用三个理由进行回绝。

这三个理由是什么?毛主席为何拒绝李宗仁的请求呢?

为何不给副国级干部职务

对于李宗仁此人的回国,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一众领导人,都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他们深知李宗仁对国家、人民的赤诚之心。

因此,李宗仁于1965年7月底乘坐飞机抵达北京的时候,周总理就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到机场,对回归的李宗仁进行迎接。

而且这场迎接的仪式,都是按当时比较高规格的待遇来的。

一下飞机就受到国家重视的李宗仁,心里十分感动。

对于李宗仁来说,除了感动于国家对他回家的重视之外,他还迫切希望和毛主席见面,能一叙心里多年来的万千思绪。

很快,李宗仁就受到了毛主席接见。

回到祖国不到一周后,李宗仁接到通知,毛主席要在中南海接见他和妻子。

李宗仁立刻和妻子收拾一番,马不停蹄的赶到中南海。

刚一见面,主席就立刻对李宗仁表示出热烈的欢迎,嘴里不停的说着“欢迎”、“回来就好”。

李宗仁对主席表示感谢以后,几人就台湾和大陆的问题,再次进行沟通,主席劝李宗仁不要太着急,台湾终究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李宗仁不断点头称是,大家又聊起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上面。

李宗仁向毛主席讲述了自己回国这几天以来,到各地查看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最后,李宗仁有些犹豫的表示,自己目前还有一些精力,想再为国家做点什么。

毛主席听出李宗仁话里的意思,知道他应该是已经有了一些打算,于是便询问他的想法。

李宗仁提出,自己想做人大的副委员长。其实这一请求确实是他深思过的,这个职务和国家军队、政权都牵扯不到一起,也不算敏感的职务,又能为人民办一些实事,因此李宗仁觉得自己这个要求应该会得到主席的允准。

然而,主席却并没有表示赞同,而是向李宗仁说出自己的看法。

人大副委员长属于副国级的职务,而李宗仁曾经已经到正国级,如果为他安排这个职务,肯定会被一些有心人猜测甚至在其中挑事,这样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而且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看,国家也不能给李宗仁安排更高的职务。

另一方面,主席也考虑到当时的李宗仁,其实已经有70多岁了,身体状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回国后还是以休养身体为主,所以中央并不打算为李宗仁安排工作。

听了主席的一番话后,李宗仁思考了一会,认为主席的话也确实有道理,因此欣然接受国家对自己的安排。

思及过去几年间,国家为了能让自己回国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李宗仁更是心潮澎湃。

一波三折的回国之路

早在李宗仁正式回国的十年之前,当时他就已经通过爱国人士程思远到北京访问,向我国当时的外长李克农表达李宗仁回国的打算。

当时,李克农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件事,并且为李宗仁争取回国的机会。

不过从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考虑,中央认为李宗仁回国的事情不能着急,需要谨慎对待,同时要注意国际上的动向。

这一等就到了1959年,当时李宗仁将自己珍藏的一些藏品献给国家,以此来表示自己爱国的决心。

虽然后来这些东西出了一些意外,但是我党依旧向李宗仁拨了一笔款项,用来感谢他为国付出的心思。

毛主席对于李宗仁归国,一直都是非常上心的,当周总理向毛主席陈述完李宗仁回国的想法后,毛主席一直很赞成。

同时,周总理也担心李宗仁无法适应国内的生活。

对此毛主席则表示,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就热烈欢迎,要是住不习惯可以再回去,毕竟来去都是自由的。

最终,周总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结合李宗仁本人的经历和身份特殊性,制定出有关李宗仁回国的“四可”和“四不可”。

“四可”是指李宗仁可以回国定居,回来以后不习惯也可以再出去,如果出去想再回来也是可以的。

而“四不可”则是指不能插手台湾、中美关系等,以及不能和第三方势力有联系。

在这一基础上,等到1963年时,中央通过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李宗仁可以回国了。恰好程思远要到瑞士和李宗仁见面,周总理就通过他向李宗仁转达中央的决定。

程思远得知中央的想法后,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只要一个“可”就行:可以回到祖国安享晚年。

本以为双方协商一致,李宗仁此时可以归国,没想到却突然发生了一起不小的风波。

64年初,李宗仁在美国某报纸上发表了一些东西,里面的内容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有明显的误解,因此在国际上引起非常大的舆论。

他这一做法,显然和中央当时制定的“四不可”有所出入,因此中央提出延迟李宗仁回国。

直到一年后,毛主席收到一份报告,里面所写的都是程思远调查的一些情况。

其中提到,李宗仁回国决心已定,并且还登报出售自己在当地的房产。另外李宗仁也对当时发表的文章深表愧疚,表示都是自己理解不到位,从而为国家招致一些不好的影响。

得知李宗仁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再次显露出迫切想要回国的意愿,毛主席指示周总理,开始安排有关李宗仁回国的事宜。

最终在1965年7月,李宗仁带着家人回到祖国,受到周总理的高规格迎接仪式,一同前往迎接他的人里面,就有不少国民党起义将领,以及国民党中的爱国人士。

自此,李宗仁终于真正回到了家乡。

临终依旧牵挂统一问题

1966年10月1日,这一天是新中国建立的17周年纪念日。

此时的李宗仁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周总理安排在解放军的301医院里。国庆节这天,李宗仁受到中央邀请,出院登上天安门城楼,一起参加建国庆典活动。

毛主席当时接见完一批人以后,刚好看到李宗仁,于是便立刻高兴地朝着李宗仁走过去,还主动伸手,两人交握了许久。

后来,毛主席将李宗仁带到休息室里,还安排李宗仁坐在沙发上。

李宗仁连忙推辞,表示主席还在这里,自己不能坐到上座。

但毛主席却不赞同他的说法,认为他比自己年龄大,是“老大哥”,坐在上座也是应该的,李宗仁这才安心的坐下来。

两人落座以后,从过去的北伐聊到当前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气氛十分融洽。

聊天结束后,主席和李宗仁走出休息室,继续观看庆典。

而这一次的会面,也是李宗仁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

1968年夏天,李宗仁因病被送到医院,结果查出他患上了直肠癌。虽然有专业的肿瘤医生为他手术,但是由于李宗仁原本就有一些基础病,心脏也开始出现衰竭,所以他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次年1月底,李宗仁又患上肺炎,而且身体产生抗药性,当时并没有抢救成功,医院向李宗仁的家人下达了病危通知。

在弥留之际,李宗仁艰难的向家人倾诉自己的想法,表示自己能够死在国家的领土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

末了,李宗仁又吩咐家人,让他们在自己死后把藏书送给广西图书馆,珍藏的书画都留给政府,此外还有几瓶酒都留给毛主席和周总理。

书画的价值自然不用多说,而这些特意留给主席和总理的酒,其实也有一定的来头。

李宗仁所说的这些酒,很多都是外国的名酒,其中一些的酒瓶上还留有历代收藏家的签名,在李宗仁的手里已经存放了几十年。

都说酒是存放的越久越香醇,李宗仁爱惜这些名酒,将它们从国外带回国内,一直没有打开品尝一口。

而他之所以要把这些酒留给毛主席和周总理,一是为了借名贵的酒,来充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这些酒可以入药使用,对主席和周总理来说也颇有用处。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与世长辞。

结语

李宗仁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最后甚至官至“总统”,他的一生可谓是颇具传奇色彩。

他骁勇善战,在战争年代作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虽然是国民党内的人物,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爱国人士。

临终前,李宗仁一直惦记着两岸统一,从他弥留之际写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在这封信里,李宗仁表示自己当初回国的决定非常正确,而那些还在台湾以及国外的爱国人士,也迫切想要回到祖国,他非常希望两岸能尽快统一。

当毛主席得知李宗仁给自己和周总理留下的酒、信之后,内心的感受十分复杂,李宗仁对他来说是曾经的“敌人”,后来又是朋友,国家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爱国者,实在是一种遗憾。

作者:沧海

编辑:沧海

参考文献:

[1]杨宗丽. 海外归来之后的李宗仁 [J]. 党史博览, 1998, : 22-27.

[2]高建中. 毛泽东与李宗仁归国 [J]. 计划与市场探索, 1999, : 41-45.

[3]赵英秀. 毛泽东鼎力支持李宗仁归国 [J]. 党史文苑, 2012, : 4-8.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