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岁末,冬至之日,我和小伙伴一路向北,开启了一场文化寻访之旅。那日,采访结束后,我们被一片湖水旁的余晖吸引。北方冬日的夕阳照得宽阔的水面一片金光闪烁,满眼壮阔的辉煌。这震颤心扉的美景,非常短暂,稍不注意,它就沉入冰凉的夜色中。
这或许是很多事情的一个镜像反射:美好需要珍惜、及时把握。当我们尽力去捕捉,欣赏,之后,就可以坦然接受,并且深信,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我们离开了这片湖畔,但还会有一批一批游人来到这里,感受这壮阔的美景,像我们一样,感受到一股澄澈清纯的力量。向光之势,生生不息。
回望过去,沉淀经验。锚准光源,为了更好照亮未来的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正与一头“巨兽”狭路相逢。卡夫卡用“变形记”表达他对现代工业带来的异化的恐惧。海德格尔用诗之思警惕着技术对灵魂的冲击。技术本是工具,但工具越来越“长”在我们手上,难以把控的时候,就少不了一场贴身“肉搏”。“肉搏”倒不一定全部是对立,而是它对我们人类的智慧、应对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巨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与人的日常关系。如何更好把握线上和线下生活的平衡、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平衡,成了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稍不注意,我们的时间就被扯成碎片。一不小心,我们的情感、判断就被算法裹挟。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提醒,身处现代工业社会,要避免做一个“单向度的人”。如果说,“细节”里有魔鬼,那么可以说,“平衡”里有天使。呼啸的时代,要求我们把握好多方面的“平衡”,淬炼应对复杂性的能力。
地铁上的通勤的人们,刷着短视频消解一天的疲惫。视频的直观、全息以及接受的便利,使得它具有天然的娱乐性和吸引力。但值得提醒的是,夜深人静或者周末休息的时候,留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给深度阅读,则是保持内心鲜活的必须。感受流动影像的快乐,与嗅出文字芬芳的幸福感,彼此并不矛盾,关键还在于“平衡”的艺术。
“我已经是第八次卸掉,又第九次重新下载回来了。”当我跟朋友们“吐槽”自己跟某短视频社交软件博弈的感受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是的,我一直在摸索一种平衡。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需要用它来观察和体验;作为一名用户,我疲惫的时候也需要它“舒缓一下脑筋”。但是稍不注意,总是花费过多时间在上面,而且被大数据算法带来的信息茧房套牢的感觉,让我很沮丧。说好的只刷五分钟,一抬头一个小时悄然流逝,那种“一事无成,内心空虚”的感觉谁懂?!
冷静下来,我发现其中的复杂性——那些热点、高赞的内容,很多的确非常无聊、哗众取宠、故意猎奇,但同时也有一些聚光的现象藏于其中,传达出视频制作者内心真实的渴望,让人萌生摸到时代某处脉搏的感觉。比如说,那些关于“生命力”、“松弛感”、“怀旧”相关信息表达的内容,在2023年多个社交平台上,非常能引发共鸣。很多人喜欢科幻。科幻作为一种思考模式,它倾向于从人类整体的视野回望地球和自身。从大海到星辰,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需要彼此联结。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小环境中,你和身边的亲友也需要联结。“联结”也是过去一年互联网平台上的高频词。
听说一些年轻人开始换用“老年手机”。如果说,短时间内这种主动戒断式“治疗”,可以帮助自己从失控中找回生活的秩序,未尝不可。但不得不说,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还是“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最实用的做法还是在顺应潮流中找到最合适的节奏,提高自己在信息社会中把握平衡的能力,利用技术之优势,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伤害。
2023年,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人类对自身存在主体性的反思。2024年,这项技术会有多大的突破,它会将我们的书写、表达、与他人沟通的模式带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经历过这些年技术大潮洗礼的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只要人还是万物之灵,并保持对宇宙足够的敬畏心,从人的智慧而延伸出的一切技术,都不应该以损伤人类自身的主体性为代价。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以叶嘉莹先生为主角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英文译名叫Like the Dyer`s Hand。中文直译是,“如染匠之手”。为何将诗人比作染匠?坊间染匠以手作工,一道道工序下来,得缤纷织染数匹,晕得均匀可心,染得清丽动人,便堪当“绝妙织染”之名。叶嘉莹先生在人生的苦痛和诗词的感悟间,游弋其中,浸染其色。
刚下过一场大雪的京城,积雪还未消,尤其是香山脚下,到处依然是白雪皑皑。空气冰凉。但是仔细观察甚至会发现,冰水之侧,柔柳已泛青,河流深处,已有细水缓缓。极寒之后,暖意悄增。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如何保持人的主体性?从优秀的典籍中汲取营养,从自然山川中获得美感,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获得爱。纵然有挫折,但热爱的力量和暖流,会陪伴我们,助推我们,穿枝过叶,以手作工,织染美丽。以清澈之心,迎接2024年第一道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