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管家”陈现志,为绣娘开展刺绣知识产权普法

“苏绣管家”陈现志,为绣娘开展刺绣知识产权普法

00:00
04:37

“谢谢小陈警官,终于可以定下心来了。”不久前,刺绣大师龚春芳需赴境外参加一场苏绣产品推介会,却发现护照有损坏,担心影响签证。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镇湖派出所民警陈现志得知后,马上联系分局出入境大队了解政策并帮忙补齐材料,及时办理新护照,获得了绣娘连声称赞。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区中心有一条1700米长的绣品街,又称“刺绣一条街”。这里汇聚了400余家绣庄,9000多人从事刺绣设计、创作、生产、销售工作,是集文、博、展、研于一体的苏绣文旅街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交易集散地。

2013年,陈现志从部队转业至镇湖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成为绣品街一位特殊的“管家”,一干便是十年。为尽快融入角色,陈现志制订了为期3个月的走访计划,将绣品街400余家商户一户不落走访完毕。他把群众的每一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助协调解决。凭借直爽的性格和务实的作风,陈现志很快赢得广大刺绣从业者的信任,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陈警官”。

绣品街启用于1998年,沿街商铺结构陈旧,消防设施简陋。陈现志对街区商铺消防隐患逐户过筛,对问题分门别类做好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建议。在多方支持下,经两轮合规化改造,绣品街消防隐患得以排除。

“社区警务工作和绣花是相通的,只要苦下功夫,就能‘磨’出精品。”这是陈现志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磨”字,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当得知各绣庄线上订单量加大,出货面临压力时,他跑遍辖区快递网点协商沟通。最终,多家网点为绣娘群体开辟专属通道,对刺绣类寄递品不分时段上门揽收,优先发货,化解了绣娘群体的当务之急。他还推进成立“街区警务队”,落实专人对重点时间、重要路段巡逻守候,组建“社区前哨群”“党员先锋群”等微信群,实现信息共享、群防群治,街区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随着苏绣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相关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绣娘们在刺绣针法上不断创新,我的‘警务工作针法’同样也要与时俱进。”陈现志还利用空余时间不停为自己“充电”,认真学习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向版权专家和专业律师请教,渐渐成为绣娘们值得信赖的“免费法务”。

“小陈警官,我想用网上的这幅图做底稿,你帮忙把握一下,是否侵权?”近日,绣娘朱红卫接到一位客户订单,想用某知名画家的图片创作绣品。因陈现志多次进行版权宣传,朱红卫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他。“未经允许以画作制作绣品,都属于侵权行为。”在陈现志的提醒下,朱红卫果断取消了订单。今年以来,陈现志联合刺绣协会、专业律师,宣传12次,绣品街刺绣类知识版权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6.7%。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全国商业特色街、江苏省消费放心街道、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培育创建街区……”提起这些年绣品街所获荣誉,陈现志如数家珍,分外自豪。在他心里,这条1700米长的街,就是他和街区群众共同的“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