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二中教育集团在鸟巢为师生举行冰雪嘉年华网上刷屏了,尤其孩子们在鸟巢舞台上跳“科目三”的视频更是燃爆全场。动感的BGM、不羁的舞步、强烈的节奏,俨然是对飞扬青春的注脚与诠释。
在互联网上,各类“科目三”跳舞视频其实已经火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媒体的报道看,据称“科目三”最早出现在广西的某场婚礼中,是一种当地人自创的舞蹈,用于庆祝新人喜结连理。坊间也流传“广西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科目三跳舞”的说法,因此这段魔性舞蹈就被叫做“广西科目三”。后经商业机构的推波助澜持续发酵,成了时下流行的“科目三”。
因为简单易学、动感十足,可复制性高、可传播性广,“科目三”在火遍大江南北的同时,也衍生出了诸如搞笑版、可爱版、帅气版等诸多版本。此前,杨丽萍的舞蹈团队在演出返场环节中跳起“科目三”的视频就曾引发热议。
不仅如此,“科目三”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世界拉丁舞冠军乔安娜在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上以娴熟的技巧领跳“科目三”;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在沈阳盛京大剧院、常州大剧院表演谢幕时集体加跳“科目三”……
一时间,“科目三”以网络时代年轻人独特的交流方式,实践了一场中国流行文化在民间跨文化互动中的网络传播秀。有外媒甚至将其描述为“西方迪斯科节拍和中国传统民谣的混合体”,可见这种吸睛、热烈,夸张、外向的表达方式没有民族、国界限制。
尽管存在文化和语言差异,但从网络狂欢带来的归属感、模仿挑战带来的仪式感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青年在释放热情、情绪迸发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如今,在世界不少地方,经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的演绎,“科目三”既吸纳了当地流行元素,又根据本国本民族特色进行改编和“二创”,加入了更多的创意。
而这个现象也很好地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科目三”的兴起当然与广西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我此前去南宁出差,对此更是有切身体验。广西人热爱生活,喜欢美食,在南宁,晚上十点来钟堵车特别正常,因为随着米粉店里人头攒动,烧烤摊上热气氤氲,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当热情好客的广西人和朋友们一起唱着山歌、嗦着米粉时,兴之所至来一段 “科目三”毫不违和,并瞬间将气氛拉满。这种“广西Style”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一个城市的温暖底色也随之渐渐显现。
“广西不大,创造神话”,广西人用一段带着全球网络文化基因、契合大众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的舞蹈,将世界各地的人们串联起来。共跳同一支舞,共享同一种欢乐,“科目三”扑面而来的欢乐和淋漓尽致的张扬,引发了共鸣和共情,也让参与者和观看者从中获得了独特的情绪价值。
舞者不受特定舞蹈类型束缚,随性大胆地自由舞动展现自我,不必在意周围人眼光,本身就是一种更开放、更多样化的视野和更自信的体现。就此去看,从“出圈”到“出海”,“科目三”可谓完成了一场堪称经典的“海外输出”,有助于传播更鲜活的中国形象。而一整套颇具喜感的动作,也让人从中看到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积极向上的性格风貌。正如舞蹈所展现的那样:放轻松,跳起来,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