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虏的最高将领,1980年恢复声誉,去世后一则秘密被曝光

志愿军被俘虏的最高将领,1980年恢复声誉,去世后一则秘密被曝光

00:00
07:25

古语有云:“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意思是说打了败仗,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这句话似乎有些偏激,因为战争的胜负往往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所以并不能将失败的责任简单地归咎到某个人的身上。纵观古往今来的战争史,很多指挥员尽管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们已经尽力了,仍然无愧于英雄的称号,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吴成德就是这样一位堪称英雄的“败军之将”,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180师因为不幸陷入了敌人的重围。当时,由于战役形势发生变化,敌人疯狂进行反扑,为了确保主力的安全,180师被留下断后,进行阻击,原定计划是阻击三到五天,但由于与上级中断了联系,加之师长缺乏果断,导致部队最终陷入重围,最终不得不分散突围。时任师代理政委的吴成德当时正准备同师部一起突围,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改变了他的命运。原来,就在吴政委骑马经过一处山沟时,发现了停留在此的几百名伤员,这些伤员当中有很多丧失了行动能力的重伤员。看到这些伤员,吴政委不由得停止了行进,他的心里一阵难过……伤员当中有不少人认识吴政委,他们看到首长来了,如同在黑暗中见到了一丝光明,纷纷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说着:“政委,我们该怎么办啊?!”“政委,别丢下我们好吗?!”面对着伤员们信任和期盼的目光,吴成德沉默了,此时如果他继续前进,很快就能追上师部,并顺利脱险,可是政委的职责又决定了他不能抛弃自己的战友。想到这,吴政委翻身下马,对围上来的伤员说:“大家不要慌,放心,我绝不会丢下大家的……”但此时,伤员们的情绪却变得激动起来,大家都害怕被丢下。关键时刻,吴政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决心放弃脱险的机会,带领伤员们一起突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吴政委果断地拔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坐骑,“啪”的一声,这匹自打入朝时就跟随吴政委的战马倒在了血泊中……紧接着,吴政委站到高处,高声说道:“同志们,大家请放心,我绝不会抛弃你们!我会带着你们一起走!”伤员们见政委的态度非常坚决,情绪这才稳定了下来。在安抚了大家的情绪后,吴德成立即着手安排伤员们突围,他将伤员分成了几个组,每个组四十人,由一到两名干部带领,然后让大家相互搀扶着,开始突围。然而,此时的形势已经变得异常严峻,敌人为了彻底消灭志愿军,不但缩紧了包围圈,还动用了飞机、火炮,对180师进行狂轰滥炸。在这种情况下,吴成德和伤员们想要突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最终,有一部分伤员冲了出去,有的则牺牲在了突围的路上,吴政委为了不拉下一个伤员,始终坚持殿后,最终,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吴政委和一部分战士没有冲出包围圈,被滞留在了敌人的后方。由于之前部队陷入重围,吴成德他们早就断粮了,好在陆续找到了一些粮食,勉强解了燃眉之急。为了不被敌人俘虏,吴政委决定带着战士们进山打游击,白天他们隐蔽在山上,晚上出来寻找食物,并相机打击敌人。吴政委时常鼓励战士们,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住,等待大部队打回来。为了生存下去,吴政委和战士们尝尽了苦难,草根、树叶、野蘑菇…甚至青蛙都成了他们的食物。后来,由于误食了有毒的野蘑菇,吴成德昏迷在了山上,被敌人发现了,不幸被俘,后被送到位于釜山的战俘营。在那里,吴政委的身份不幸暴露,为了迫使他投降,敌人对他进行了威逼利诱,但吴政委始终牢记自己志愿军和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为所动,并用各种方法同敌人作斗争。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双方开始交换战俘。9月份,吴成德作为最后一批被交换的中方战俘之一,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一年多打游击的生活以及几个月的战俘生活,使他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回国时,他的体重仅剩下了45公斤左右,身体非常的虚弱。尽管从未叛变,但吴成德被俘的经历却成了他的“污点”,加之那个年代,人们对战俘的认识十分的偏激,认为被俘是一种过错。因此,最终吴政委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后被发配到辽宁某农场,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职工。让吴成德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的妻子并没有抛弃他,一直在等他回来,并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工作,和他一起去了农场。好在天理昭然,1980年,国家决定恢复志愿军被俘人员的名誉和应有的待遇。鉴于吴成德的突出表现,国家给他重新落实了政策,按军级干部的待遇为其办理了离休。不久后,吴政委和妻子儿女回到了老家—山西运城生活,直到1996年去世。吴政委去世后,他的子女们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却无意中发现父亲的一个秘密:原来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吴政委一直在向希望工程捐款,金额已经达到了四万多元,即便放在现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吴政委一直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深爱的国家和人民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也许就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胸怀和初心,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