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吴晓波,又到了每周和大家分享商业经典的时刻。
今天邀请张笑宇老师来和大家解读《海上佣兵》。
大家好,我是张笑宇,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经典解读。
这一期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作《海上佣兵》,副标题叫“17世纪东亚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作者是郑维中,是一个台湾学者。
它其实就讲的是郑芝龙、郑成功家族,作为海上佣兵跟明王朝、清王朝、荷兰,还有等等这些商人之间互动的故事。
之所以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第一个原因是说,这个书本身写作得很好,对郑家的这些史料,尤其是掌握的荷兰的记载,他们的史料掌握得非常细。然后角度也非常新颖,对我们去理解东南亚、南洋、东亚海域的博弈史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那段17世纪明清代际的时候,关于华人在海洋上的精彩故事。
然后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是希望不仅是分享这本书的内容,也通过分享这个书的时代背景还有后续的一些故事,来加深我们对于南洋华人和在海外华人的一些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书的一开始的内容,是讲的所有这一切的背景。我们之前说郑芝龙、郑成功家族,它作为东南亚海域上能够取得一个垄断地位的海盗家族加佣兵家族加商人家族,它的时代背景、它的条件是怎样?那么这个条件就跟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所关联,这个问题就是白银贸易或者叫白银循环。
我们之前在介绍《商贸与文明》的时候也提到过,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贵金属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的国家,对于你发展商贸经济来讲限制还是蛮大的,对吧。你今天一两白银值100块钱的货物,明天值200块了,后天没有白银了,你改成铜币了,大后天你又改成以物易物了。你这个商品经济怎么发展?这是很困难。
所以在16世纪以后,就是说人类通过大航海活动,包括日本这边的石见银山的发掘,白银的供给一下子变得充足,整体上就改变了全球史,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个背后有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把政治制度和一个社会的管理水平看作一个水位的话,那么很显然的一个道理就是,社会的水位财富如果说往上涨,那么社会管理的制度水平也会往上涨。而如果整个社会的财富水平不够,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水平当然也就会下降。这个原理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也是成立的。
我们看中国古代历史,应该说从南宋到明朝,这一次巨大的时代转型,就跟社会财富的大量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知道两宋时代,尤其是南宋,中国是一个海洋贸易财政国家。我们可以说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就是对外开放水平最高、商贸经济最发达、制度管理最先进的一个时代之一。
我们之前在介绍财政国家概念的时候也提到过,就是说一个国家从古代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一个标志或者说一个特点,就是说在古代国家的时候,它是通过对领土的直接的征服和掠夺来获得财富。而在财政国家的时候来讲,国家是通过对比如说商贸活动提供公共服务来获得财富。那么南宋就是典型的通过政府对于商贸的这样一个活动,来赚取额外税收的财政国家。
南宋时代,我们熟读历史的朋友也会知道,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通过海陆,来参与到我们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当中。然后南宋的几个市舶司,你要注意,市舶司仅仅是负责海上的跨国贸易的关税收入,那么它就能够占到整个全国财政收入的10%~20%。然后有一些阿拉伯商人,因为羡慕南宋这个地方就是物产丰富、贸易发达,然后干脆就留在南宋不走了。
著名的比如说苏轼有一个朋友叫辛押陀罗,他其实是一个阿拉伯人,他就当过广州的蕃长。蕃长是什么概念?就是所有外国商人的领袖。等于说广州在南宋的时候,就有海外商人的自治生活区,然后辛押陀罗实际上就是这个区的区长,所以就是说对外开放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那么如果从数据上来讲,南宋的财政收入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巅峰的时候,一年可以达到1亿贯钱(宋宁宗嘉定期间)。
这里注意,它用的是铜钱做这个单位,为什么用铜钱?因为我们之前说过,中国的白银的产量比较低,然后你商品经济过于发达,然后你没有那么多的货币供给,然后你就只能说用铜钱来替代白银。然后按照当时南宋官方的兑换比例,一贯铜钱就相当于一两白银,所以1亿贯钱实际上就相当于1亿两白银。但是实际上你找不到那么多白银做货币了,所以就用铜钱来当税收的货币。
但是这么高的一个社会财富发展水平,在蒙古入侵,就是元朝建立这个过程中,几乎被掠夺殆尽了。这方面货币史学家也是有过计算的,从唐朝到宋朝到明代以前,大概有数千年⽂明历史,中国社会总共积攒了大概1.5万吨白银。每年的开采、生产加上流通,数千年大概攒了1.5万吨白银。但是就是元朝这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面,这些白银对外流出了大概有0.8万到1.2万吨,也就是大概1/2到2/3的白银就从中国流到了其他地方,主要是中东和欧洲。为什么?
我们知道蒙古帝国在征服的过程中建立了四大汗国,大元是它范围最大的一个。蒙古人的习惯是它征服了一个地方之后,所有的当年征服有功的人都可以从这里边去分得一杯羹。所以即便是蒙古帝国后来分裂为四大汗国的时候,西方的像伊尔汗国,就是我们今天说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汗国,它是可以从中国的土地上,就是大元的土地上是收取税赋的。所以再加上就是说欧洲的商人、中东的商人,带去了很多蒙古征服者喜欢的货物,那么蒙古征服者就从中原的这片土地上付出了大量的白银,然后去购买这些货物。
我们把货币当作社会财富的衡量的话,流出的社会财富以贵金属来衡量的话,就是占到1/2到2/3的比重。所以这就带来一个时代背景,就是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驱除鞑虏,这个时间点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贫穷的社会。因为大量的财富被征服者掠夺,那么掠夺之后,我们刚才说南宋巅峰时期,一年税收收入达到1亿两,那么到了明朝初年的时候,基本上一年它的财政收入只有200万了。从1亿一下子缩水到200万,你可以想象1/50,对吧。
你从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个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年代。但是贫穷不代表说它建立不起来强大的政权,因为你可以想象,如果社会财富非常富裕的情况之下,一个国家要建立强大的不管是暴力机器也好,还是公共服务也好,它其实主要的是靠经济上的手段。
比如说南宋的时候,因为大家民间有钱,如果你不愿意当兵或者你不愿意服徭役的话,你可以通过赎买。就是你交一笔钱给官府,然后官府雇人的方式来去完成你对国家的义务。那么这样一种管理水平,其实相对来说不干扰经济发展,属于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但是当你社会没钱的时候,你当然就不可能采取这样一种办法,你只能怎么做?国家通过强制力,直接征发老百姓,不管是去当兵,还是去服徭役,给国家做义务劳动。就是用直接的人身控制和暴力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明初建立的社会体制,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军事化管理的、非常严苛的,对人身的控制非常严密的一套体制。在我们明史研究专业术语里面,有一个词叫作洪武体制,因为朱元璋叫洪武皇帝年号洪武。然后所谓的洪武体制指的是什么?我们著名的明史学家梁⽅仲有两句话,兵役合一和画地为牢。
兵役合一就是说你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当兵是你的非常常见的日常义务。然后你去服徭役,你去给国家做义务劳动,因为每次做义务劳动的时候,你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对你的农忙生活是有非常大打击的,就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办法安心生产。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政府动员你的服义务劳动,基本是为了军事跟北元的斗争,然后去维系治安、镇压农民起义这些,这是把你当作半个士兵来用的一个制度。
画地为牢指什么呢?画地为牢指的是这种强制的动员制度,对人的人身管控极其严苛,几乎就到了不允许你自由流动的状态。按照明初的法律,你一个人离开你们老家百⾥以外,那就算犯法。如果你没有官方的路引,就可以直接把你抓去坐牢。
还有,比如说朱元璋给划定了,就是说你的职业你是不能够随便改变的,你甚至还要世袭的。比如说那个时候有军户,军户就是你家要世代当兵;有匠户,你们家要世代做特定的工种,比如说铁匠,比如说木匠,等等这些。这个东西是好几代都不能变革的,唯一一个能够允许你从这种画地为牢的职业管制中改变的渠道是什么?就是科举制度。所以为什么明朝以后八股应试变得那么重要,这是你唯一改变自己出身的机会。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这个社会里面,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监狱一样,每个人他一生下来做什么,都是皇帝给的,事先定好,一点不能变革。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搞得这么严苛呢?很简单,就是一旦你社会自由流动,他就没有办法很容易地把你当士兵去使唤了,所以皇帝要连这个可能性都给你杜绝,干脆就不让你挣钱。整个社会处在极度封闭、固守,极度严苛的这样一个管制状态下。
但是这一切,我们刚才描述的这个是明朝1368年建立,也就是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前期的这样一个非常严苛的管理制度,是被什么改变了?是被大航海时代全球航行的全球的贸易联通改变了。
这一点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人一说大航海时代单会指的是什么?就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大航海时代过程中,欧洲人对于寻找印度的渴望,对于香料贸易的渴望,它是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展开的。向西这个方向,也就是从欧洲到美洲的方向,主要是欧洲的殖民者去完成。但是向东的方向,尤其是到了印度洋东岸,印度尼西亚群岛、马六甲海峡以及东南亚的区域,其实是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还有欧洲人共同开启一段历史。就在这个过程中,华人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因为我们知道,从南宋后期的时候,因为蒙古政府的压力所在,有大量的华人已经渡海到东南亚去生存。包括南宋灭亡的时候,宋朝的将军还曾经去东南亚找救兵。然后元朝统一之后,也专门派出航海家到东南亚去宣告,说中华天朝改朝换代了,你们要奉我为正统。那么所以这块的互动一直是很频繁。那么到了《海上佣兵》的时代前夕,由东南亚华人为主导的这样一个国际的一个海上贸易,尤其是白银贸易,就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我们说中国这片土地,每一次一旦对世界开放的时候,它就可以凭它的体量和规模,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在17世纪的时代,具体的影响就是全球白银循环。
16世纪上半叶,日本的石见银山矿得到发掘,那么一个矿供给了全世界1/15的白银。整个日本在当时供给全世界,16世纪上半叶,供给全世界1/3的白银。所以日本得到了一个别号在欧洲航海家那边叫白银国。那么到了16世纪下半叶,就是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发现了波托西银矿,波托西银矿在19世纪巅峰的时代,一个矿供给了全世界60%的白银。所以就是说白银的循环水平,因为银矿的发现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而这些白银都流入了,17世纪这个时候,几乎有全球的白银有一半以上流入了中国。为什么?其实非常有意思,因为当时的中国的劳动力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廉价的。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做大规模的日用品的生产,性价比是最高的。
因为你知道中国和印度,从就是近1000年以来几乎都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然后生育率最高,然后劳动力最廉价的两个地方。主要是因为水土环境,比较适合以稻米为主的农耕经济的发展,能够供养的人口就特别高。那么这样一个劳动力的优势,就让大量的比如说什么陶瓷、碗、杯子,然后这些日用品的生产价格就特别低。
那么在17世纪的时候,这本书里面讲到一个西班牙的船长,给国内写信,给马德里写信说,在中国这个地方你要找纺织品,除了丝绸之外,还有别的其他纺织品,都太便宜了,它们的价格只有马德里的1/3。你要说我们西班牙的生产商去跟他们竞争,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你看到非常有意思,中国的生产力,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你看到17世纪它其实曾经已经表现出来了。
我们今天总结的第一部分,白银贸易、对外开放,对于明朝体制改革和政府服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性,但是同时古代的集权体制和官僚体制,是怎么把这一套玩没的。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音质能不能更清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