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市民发现,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换了新牌子——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
带来这种变化的,正是当地的医共体改革。今年9月26日,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正式揭牌,该县22个镇卫生院划分至两个医共体内,医共体内实行人员、编制、岗位、经费、工作、财务、药物、信息、质量、医保等十个方面统一管理。
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
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
从“松散”到“紧密”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背后,资中正以更显著的医改成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下沉资源
让基层卫生院强起来
对于柳利刚来说,10月2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由资中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坐诊13年的麻醉医师,“变身”为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公民分院的业务副院长,负责对公民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柳利刚到公民分院的第一件事,便是摸清“家底”——大概花了半个月时间,了解其病种结构、优势、医院覆盖疾病人群等。
他向记者介绍,公民分院覆盖的人群达10.2万以上,很多周边乡镇的老百姓都来这里看病。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公共卫生管理处于全县领先地位、艾滋病的管理获得了国家认可,并具备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小型急救手术的条件。
“在医共体建设以前,我就是纯粹的医生。现在除了治病救人,也关心怎么让老百姓少花钱又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柳利刚坦言,县镇医疗水平同质化后,对老百姓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他举例说道,前段时间,85岁的唐婆婆,门诊以腹痛收治入公民分院,入院后根据检查结果考虑胆源性胰腺炎、冠心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唐婆婆病情危重,且较为复杂,同时家庭经济条件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总院先后2次派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唐婆婆病情得到明显控制。
与柳利刚不同,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急诊科主任、主治医师王孝英在银山镇工作了12年,病人很信任她,但她面临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无奈。
“像胸腔闭式引流,以前只能将患者转到县里的医院。现在,通过总医院的帮扶带动,我们不仅有远程会诊,还有上级专家技术指导,配备了CT、急救型救护车、除颤仪等设备,院里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我们自己也能操作了。”王孝英说。
王孝英正在查房
封面新闻记者从资中县卫生健康局获悉,医共体成立以来,总医院、分院错位发展,总医院接收分院上转疑难危重症患者,提高门急诊就诊人数;分院业务能力提升、特色科室发展,部分分院开展三级手术,医疗收入较往年均有所提升。
老百姓得实惠
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65岁的何先生患上了前列腺增生,这次实实在在感受到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好处。“当时病情已经发展到需要做手术,银山镇卫生院给出了两种方案,要么把我转到县级医院,要么请县级医院的医生下来。我肯定选择后者。”何先生表示。
“谁也不愿意往外跑,我们就是隔壁乡镇的,在银山做手术照顾我爸爸也方便。”当记者问到为什么选择在乡镇卫生院做手术的时候,正在病房照顾何先生的女婿在一旁说道。
他话音刚落,何先生接过话茬补充道,“给我做手术的是县里面医院的大医生,心头就有底气。”
患者就近选择的底气正是来源于医共体的建设。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副院长王俊表示,请到了总医院的专家到银山分院来实施手术,报销后患者自付1000元左右。“他如果在县级医院做手术,花费更多,自付更多,医保资金支出得也更多,这还不包括他往返的路费和生活费。”
据了解,自今年9月26日以来,两个总医院下派技术骨干下沉分院开展查房、教学、手术等技术指导,指导开展手术9台,开展远程心电、远程影像4万余例,进一步实现让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体验到县级医疗服务。
在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陈麒看来,医共体建设,通过信息互通、上下联动、总院帮扶等,真正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广大基层群众就近就地就医问题。
总院为银山分院配备的急救型救护车
资中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孙华强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全县建立两个总医院,犹如把分散的手指头握成拳头。县上制定了“1+1+10+1”医共体融合型管理体系,充分赋予总医院人、财、物等管理权限,总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群众在医共体分院就医,不仅节约就医成本,且收费、报销皆按乡镇卫生院的起付标准和比例。
孙华强透露,该县将继续推动省卫健委提出的医疗卫生架构、管理、服务、利益、发展、责任共同体建设,适时将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纳入医共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推进县招乡用、乡招村用,支持对中高级职称医疗人才创新设岗,推动各分院开展三级手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就近就地的高质量就医环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