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音文本-智慧谋略宝库.袁天罡神鬼莫测大智慧【过初审】

试音文本-智慧谋略宝库.袁天罡神鬼莫测大智慧【过初审】

00:00
06:51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魏晋时代,天下纷纷,战乱、瘟疫、政治恐怖,特别是统治集团的残酷内讧,今天我杀你,明天他杀我,名士少有全者,生命毫无安全感可言。

皇帝和拥有兵权的地方军阀杀起人来不眨眼。知识分子,即使是已经挤进统治阶层的,也感受到时世危难,活得战战兢兢。早晨起来,摸摸脖子,脑袋还长在上面,谁知晚上会不会掉下来?所以,士大夫阶层中的很多人都苟且偷生、及时行乐,甚至奢侈放纵、醉生梦死。

士大夫们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的“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变为“闲适恬淡、隐退山林、自由自在”的思想。活一天,乐一天,算一天吧!

名垂宇宙的诸葛亮告诫其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且其最初的志向不过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道出了当时一般士人的心态。

正因为士大夫们这种人生价值观的转变,给了神仙思想的传播一个极好机会,为神仙思潮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有的人想象,要是把金石的性质转移到人体,身体大概会变得跟金石一样不容易朽坏。于是士大夫层中服食长生之风流行,很多人就去找各种矿物炼制仙丹,最有名的叫“五石散”,是用赤石脂、紫石英等矿物石药作原料的方子。甚至一些帝王也沉迷于丹药以求长生不老。

这种思想最为突出的是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葛洪于二十岁之前已学习神仙之道,他在《抱朴子·遐览》中自述:因为年轻,思想心思不够专注,没有学成,后来,随年事增长而专意修仙,成为当时神仙道教的集大成者。

葛洪早年未必没有儒家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文化心态,但是现实人生又让他深知仕途险恶,名位难就。与其受制于人,不如修仙了道,养性全真。

葛洪的后半生于罗浮山炼丹,求取长生之道,终其一生。对神仙长生的追求,是他后来的人生价值观的终极目标。

魏晋南北两朝是神仙出现最多的时代,当时的很多名人都被赋予神仙的身份,除了前面讲到的葛洪,人称小仙翁。还有葛洪的祖父,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人称“太极仙翁”。

据《抱朴子》记述葛玄以左慈为师,修习道术,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后传授给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葛玄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另外还有郑隐、左慈、寇谦之、陶弘景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神仙人物。社会各阶层都有神仙长生信仰者,神仙长生思想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葛洪就在《抱朴子》中说:人在这世上多活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一步。人死后,就与尘土合体,什么都没有啦,死亡那么可怕,得尽量想办法修仙。

在这样的背景下,道教开始受到世人的推崇。因为道教有长生不老丹药,有避祸祈福的斋醮,有令人平安的符……道教逐渐由分散的原始状态进入相对统一的成熟阶段,逐步成为统治者所控制的官方宗教,为隋唐道教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隋唐是对道教理论研究的兴盛时期,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重玄”哲学思想的形成,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朝代。道教在隋朝时,宫观庙宇和道士数量都有所发展。隋文帝杨坚出生在佛寺,小时由尼姑抚养,所以他对佛教一直有好感,以崇佛为主,但对道教也很重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