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位正国级干部被捕,在狱中他大喊:我曾做过一件好事

1971年,一位正国级干部被捕,在狱中他大喊:我曾做过一件好事

00:00
06:37

9·13事件爆发当天,有一个曾经权倾一时的正国级干部,也于同一天被转移到了秦城监狱,他就是曾号称“党内一支笔”的陈伯达。“请你们转告毛主席,我曾在阜平做过一件好事。江青要害我,我不是托派分子!”陈伯达用双手晃动着牢房的铁栅栏,声嘶力竭地对看守人员高呼。当时,已经67岁的陈伯达彻底跌落神坛,他是毛泽东众多秘书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从1939年,陈伯达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一职,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31年时间,陈伯达在毛泽东的信任和赏识中,逐渐走上了权力巅峰。1969年,在党的九大召开之际,他以高票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他的排名一跃跻身于第四位,比康生还高一个座次。一时间陈伯达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他也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早在十年特殊时期刚开始之际,陈伯达就和江青、林彪一伙人打得火热。在此期间,陈伯达犯下了很多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他却不知悔改和收敛,一直沉浸在受人追捧的快感中不能自拔。1967年底,陈伯达前往唐山视察工作,在一次会议发言中,他曾罔顾事实编造谎言,诬陷我党冀东隐蔽战线的同志,曾有过投敌变节的行为。事实上,当时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成员免不了在工作上有所交集。可是,陈伯达却信口雌黄,诬陷了一大批干部,继而导致他们遭到了错误批判和迫害。而这只是陈伯达亲手炮制的众多冤案中,最具有典型色彩的一例。此后,曾在冀东工作过的几万人,都蒙受了不白之冤,直到邓小平复出工作后才得以平反。不过恶人自有恶人磨,跟随江、林集团坏事做尽的陈伯达,终于受到了历史的审判。而他也从位高权重的正国级干部,沦为了人人喊打的阶下囚。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林彪和陈伯达不顾客观事实,极力鼓吹所谓的“天才论”。实则背后的真正目的人尽皆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林彪“接班”做铺垫。与此同时,支持林彪言论的党羽们,也纷纷在小组会议上发言造势。其中,第六号简报还以长篇大论的方式,一字不差地刊发了陈伯达的发言。毛泽东对所谓的“天才论”看得十分清楚,出于挽救和教育林彪的目的,他对自己的秘书陈伯达提出了批评。实则这样做的真实目的,也是为了敲山震虎,向林彪发个警告。随后,陈伯达因大肆鼓吹林彪提出的“天才论”,而遭到了毛泽东的批评。在会议尚未结束之时,他就被有关部门控制起来了。陈伯达被关押之后,一直在笔耕不辍地书写检查材料。会议结束之后,陈伯达被带回了北京,同时也被正式宣布隔离审查。此后,为了揭露陈伯达的错误,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华北会议,直到9·13事件发生的当天,陈伯达才被转押到秦城监狱。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初期,陈伯达的居住环境十分简陋,饮食条件也非常差。由于他犯下的错误比较严重,所以还经常遭到其他狱友的白眼。从正国级干部到阶下囚的转变,让陈伯达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为改善自己的现状,不断给监狱领导写申诉材料。实际上,陈伯达被关押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所以才会将自己做过的“一件好事”说出来。而陈伯达所谓的做过“一件好事”,实则是指1948年时,发生在河北阜平城南庄的一件往事。当年,毛泽东在此地办公时,曾因叛徒出卖遭到了敌机的轰炸。事发当天,毛泽东正在住处全神贯注的办公,根本没有发现即将到来的危险。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时任毛泽东秘书的陈伯达和警卫员,同时跑到了他的住处。陈伯达一边大声呼叫一边用力拍门:“主席,敌人的飞机来了!”听闻陈伯达的呼喊声,毛泽东才急忙从住处走到户外,随后陈伯达协助警卫员一起,将他转移到了防空洞。结果,就在毛泽东离开房屋的一刹那间,敌人的炸弹就落在了房顶。后来,陈伯达的话传到了毛泽东的耳中,作为一个惜才又念旧的人,他主动替陈伯达解决了一些生活问题。1981年,陈伯达获得了保外就医的机会,出狱后被安置在北京郊区的一套住房中,每个月还能拿到100元的生活补助,两年后涨到了200元,基本生活完全有保障。1989年,陈伯达因病去世,结束了高开低走的85岁人生。据知情人透露,陈伯达死后实行了火葬,而他的骨灰至今都没有下葬,仍然放在故居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