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对台一线训练,展示降维打击能力,具备碾压台军优势

南部战区对台一线训练,展示降维打击能力,具备碾压台军优势

00:00
05:16

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资讯!

近日,南部战区陆军官方账号发布了最新的一线部队训练照,其中一张来自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大渡河连的照片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细节。

在这张照片中,一支正在进行巷战训练的5人班组不光包含2名FPV无人机操作员,领队的枪上还装有消音器。对比其他精通巷战的解放军部队训练画面,大渡河连采用这一装备配置可以说是相当少见。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解放军正在积极吸取外部实战经验,优化改良巷战技能。

毕竟大渡河连隶属于74集团军,而该集团军在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登陆以高雄为中心的台南一带,面对的作战环境就是巷战。

因此任何有利于提高部队巷战能力的技术都有可能在74集团军得到落实,而在一线部队中普及枪械消音器与FPV无人机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说这两种装备能够提高一线部队的巷战能力呢?这主要是由于巷战的战场环境太立体了,楼房与街道互相结合不仅将战场在平面上以街区的形式分割开来,还在垂直层面上以楼层作为区隔。

再考虑到下水道、人工地道等因素,一个大型城市在战时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立体迷宫。哪怕进攻方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装备优势,复杂的地形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这些优势的发挥,进而缩短进攻方与防守方的差距。

进入加沙的以色列地面部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尽管从纸面数据来看,以色列国防军与哈马斯之间的差距宛如一辆法拉利与一辆破烂三轮摩托。

但由于以军人生地不熟,加上伴随坦克的机械化步兵还不愿意冒着交战风险下车侦察、获取情报,最终导致大量装甲部队在街道中被哈马斯士兵利用主场优势绕后偷袭,损失惨重。

而这些战例也显示出进攻方想要打好巷战,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尽可能获取战场情报,压缩防御方的主场优势。同时,进攻方还需要尽可能提高己方的隐蔽性,降低被偷袭的概率。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现代楼房不仅普遍有着超过10层楼的高度,内部空间还十分复杂,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主体更是赋予了其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以至于在巷战中,每一栋大楼都可以成为一个天然的堡垒,需要进攻方付出大量的代价才能攻克。而这也是俄乌冲突中,巴赫穆特战斗会被双方都称作“绞肉机”的原因。

好在,随着无人机,特别是FPV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这一问题正在得到妥善解决。得益于其第一人称操控模式的特性,一名熟练的操作员可以很轻松的把FPV无人机飞进建筑的窗口对内部进行侦察。

而在挂载了手雷、地雷或其他爆炸物后,这些小玩意甚至可以变成一种简易巡飞弹,对一些直射火力难以威胁到的火力点进行打击。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进攻部队的侦察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火力不足问题。

相比之下,消音器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这种枪口装置只能够降低枪械噪音与枪口火焰。

不过作用有限并不代表没有作用,要知道战争不是电脑上的第一人称设计游戏,哪怕是在巷战这种双方交战距离极短的环境下,复杂的地形也会大幅降低双方在交火中直接目视到对方的概率。

这使得枪声以及枪口火焰成为了巷战部队的主要索敌手段,而消音器能够有效遏止这两种因素,提高部队在交火时的隐蔽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这张照片中披露的FPV无人机以及消音器,解放军还在其他友军部队身上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巷战战术。

就比如说曾参与在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城市攻坚战——“临汾战役”的“临汾旅”就在去年年底被曝正在使用无人车进行室内侦察。

而在今年11月组织的“和平友谊-2023”多国联合演习中,参演的南部战区部队更是在巷战科目中展现了士兵与机械狗协同进攻的能力。

不难看出,在外部有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实战范例,内部有相关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在巷战领域发展出多种战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战场需求。

此次披露的大渡河连训练照片,展示的只是解放军在精进这一领域能力时的冰山一角。而随着相关技术与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巷战装备与战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而在这些技术与装备的加持下,待到那一天真正来临时,登上台岛的解放军将让敌人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现代战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