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光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00:00
09:28
《光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我们常说水是万物之源,其实人类可以使用火也象征着一个文明的里程碑。《韩非子·五蠹》篇里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说的就是上古时候,人口稀少,鸟兽众多。人们受不了这么多禽兽虫蛇的侵害,吃的也都是野生的瓜果、蚌蛤,大都是腥臊的,容易腐臭,特别伤害人的肠胃。所以好多人就得病,那时候的人就短寿。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熟食产生了,不仅去掉了那些腥臊的臭味,而且更健康,也利于消化了。人们因为爱戴他,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为燧人氏。这就是钻木取火的来历。

火一出现,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史就结束了,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火带来了熟食、温暖、光明……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这个“光”和“火”的来历吗?

甲骨文·光

“光”的甲骨文,上边像一束火焰向上升腾,下边是一个人跪着的样子。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跪在地上,擎着火炬高过头顶,这表示人手里举着火把带来光明。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头顶火种,祭祀火神,在进行一种仪式,以表达对燧人氏的崇拜。无论哪种解读,这都表示人在火之下,火种常在,它高于人,光明永存。

金文·光

小篆·光

隶书·光

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光”字又演化了。可以看到,人头顶上火的形象更抽象、更简化了。到小篆字形,上面的火跟下面跪着的人形还是比较明显的。到了隶书,字形已经很接近如今的用法了。火的形态不那么形象了,它的底部变成了一横,跪着的这个人演变成了“儿”,就是我们今天的“光”字。

《说文解字》对“光”的解读是:“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一看就能明白,这跟我们今天的理解很接近,“光”的本义就是火带来的光明、光亮、光芒。从造字之初特指火光,到后来泛指一切的光,日光、月光、灯光、珠光宝气,还有雷鸣电闪的闪光,都是光。《诗经·小雅·庭燎》里“夜未央,庭燎之光”,这个“光”就是指它的本义火光。《齐风·鸡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说今天夜里这么明亮的月光,你还以为是东边天亮了。李贺《雁门太守行》[1]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甲光是什么?就是铠甲在阳光底下反射出的灿烂光芒。

关于“光”还有好多典故,小学生都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的名臣匡衡,小的时候特别勤奋,可是家里太穷了,晚上没有蜡烛,一片黑漆漆的,但还想念书,怎么办呢?邻居家有蜡烛,可烛光又照不到他们家,匡衡就在墙上凿个小洞,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过来,自己就着小洞读书。匡衡天天晚上这么用功,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经学家,从为太子讲读《诗经》的老师一直做到汉朝的丞相。

“光”可以泛指一切光亮,后来还逐渐引申出了使动用法,欢迎光临、请您赏光、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等,都是“使……增光”的意思。再然后呢,“光亮”这个意义还可以虚化为只作名词,比如说光彩、为国争光、脸上有光,也就是说人心里有了骄傲得意,脸上都会泛着一种光彩。那这个“光”,同时又有了光滑、裸露的意思,什么事情穷尽了,就叫光了。吃光了、花光了、用光了,小孩光溜溜的,这都是“光”的引申义。当然我们还常常感慨,时光、光阴一去不复返,这么一感慨,浩瀚的时光就有了久远广大的意思。你看“光”从最原始的“火光”一步一步在文明中演进,带来了消灭黑暗寒冷的光明和温暖,人们是多么喜欢这个字啊!甲骨文里面的“光”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帝王的年号也经常有“光”这个字,比如光武帝、道光帝、光绪皇帝等。今天我们给孩子起名,也有很多人喜欢用这个“光”字。

前面我们说的都是火给人带来的光明,那还有什么能带来光明呢?《周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2]世界最大的光源当然就是太阳和月亮。日月为明,我们说完了“光”,就得说说“明”。在古体字中,“明”左半边还真不是个“日”,而是有点像网络用语里的“囧”:

甲骨文·明

这和我们现在的“明”不太一样吧?不是日,是什么呀?是个窗户,另一边是月亮,表示月光透过窗户。

金文·明

到金文,月亮的形态变化不大,窗户却变得更像这个“囧”字了。

《说文解字》解释说:“明,照也。从月从囧。”这个“囧”不是今天的网络流行语,表示人的那种郁闷、无奈、尴尬、困窘,不是这个意思。在《说文》里的“囧”,就是个象形用法,你看这是窗棂上雕花的窗户,月光照进来就是明,这是“明”的本义。大家都很熟悉盛唐名篇《春江花月夜》,里面写离愁别绪中的女子,遥想远方良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样的流光进了窗户,照着她的梳妆台,但是镜中的自己却没人欣赏。女为悦己者容,没有良人可对,就无心梳妆。于是觉得这月色太恼人,才哗啦啦把窗帘放下来。但是月光还是会从窗户缝里透进来,所以她就烦了,月亮总要进来,好,那我走。抱着大盆出去洗衣服,没想到捣衣砧上月光又来了,用手把它拂掉又回来了。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的这一段情景,是“明”的本义,就是月光透过窗户,照见了人的内心。明月千古,流连忘返。我们看到这些诗词歌赋的时候,会觉得月光真的是一个千古审美的大意象。大家有没有发现,“光明”的“明”是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而不是太阳。虽然说太阳比月亮更明亮、更恒久,但是中国人诗意的情怀更偏爱月亮。阳光是属于大家忙碌劳动的时刻,但月光是人回到私密空间歇息养心的。

老子曾经说过有一种境界叫光而不耀。[3]“明”字为什么从月光?因为这样一种诗意的明亮是“光而不耀”之美。进一步引申下来,“明”字还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智慧上的判断,比如说明白事理、明察秋毫、深明大义。大家知道《大学》的开篇是什么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让原本就有的光明道德不断通过自己的这种提炼更加明亮和明朗。也就是说做个明白人,我们形容一个人有大智慧的时候,会说这是个贤明的人,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

我们讲了光与明,从最早我们的祖先举着火炬上的那一点光,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的智慧,光明一路照耀我们的人格心胸,也不断提升着我们的判断力。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的要以光明之心问问自己,我们是个明白人吗?
【注释】
[1]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出自《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3]出自老子《道德经》:“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大意是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