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23中国文化金融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上,经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授牌,北京市东城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2019年12月底,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正式批复北京市东城区获得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创建资格。四年来,东城区通过持续聚焦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信贷风险分担、文化创业投资扶持引导、文化资产定价流转“四个体系”,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两个创新”,开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东城模式”。
峰会热议金融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新未来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金融合作盛会,今年的峰会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主题论坛等环节组成,来自政府、高校及文化、金融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文化与金融互联互补、互融互促新模式,热议金融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新未来。
峰会见证了文化金融合作的“高光时刻”——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宣布北京市东城区和浙江省宁波市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报告》,阐述了新时代文旅产业投融资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前景。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东城支行与北京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银行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雍和文创支行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大会现场分别达成战略签约,通过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努力创造更多文化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成果,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此次峰会上,与会嘉宾深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发挥金融引擎作用,全面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更新发展中,金融支持和文旅赋能至关重要。来自陕西文投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文化旅游集团和花花生生公司的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案例。
授牌首批8家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获得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创建资格四年来,东城区通过出台政策、建立标准、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
《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先后出台,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渠道拓宽、合作资源汇聚,为加快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认定全国首批文化金融专营机构,率先为产业发展建立标准,对示范区专营、特色支行认定标准进行了探索性界定,并正式授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华夏银行等8家属地支行为首批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截至2023年第3季度末,8家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服务北京地区的文化企业贷款存量余额51.11亿元,文化企业贷款存量户数274户。
2023年1月-9月,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930.7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与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三,文化产业人均、地均产出全市第一,吸纳从业人员5.4万人。东城文化品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实施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文菁计划”
文化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更加科学、高效的投融资支撑。东城区构建了文化产业投资扶持体系,实施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文菁计划”,通过领军企业奖励、高成长奖励、投贷奖励配套和项目补助等方式,形成文化企业全周期扶持政策体系。创建以来,先后有256家文化企业获“文菁计划”补助支持资金7916万元。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文菁产业基金,首期首笔募集资金5225万元,聚焦文化科技融合特征突出的文化新业态投资项目。设立规模300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其中1000万元优先支持文化类企业融资需求。创建以来,纳入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企业50家,涉及信贷余额2.17亿元,其中文化企业风险补偿资金占比78%。
同时,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联合8家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推出创新文化金融产品39个,其中北京银行示范区雍和文创支行创新“四专四单”服务模式,在审批权限、业务流程、风险管控、考核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出“文菁贷”“文化英才贷”等多个无抵押、免担保的金融产品。
为创新拓展文化产业承载空间,东城区积极挖掘老旧厂房存量资源,编制出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导则》,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打造更多运营规范、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德必天坛、东雍文创园、大磨坊文创园等建立金融服务站,为园区内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融资、小额资金担保等服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