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之间的战争背景下,"全面胜利"这个概念通常指的是一方国家在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和成功,使其达到战争开始时设定的核心目标。
然而在现实中,全面胜利通常很难实现,在俄乌冲突中更是如此。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分析俄乌冲突双方的胜败,主要是从双方军事层面设定的目标来考虑。比如对乌克兰来说,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就是胜利,反之就是失败。对俄罗斯来说这个目标有两个,一是控制住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四个州以及克里米亚,二是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目标实现就是胜利,反之就是失败。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看目前双方的情况。
乌克兰在西方慷慨的援助、广泛的训练和情报支持下,建立了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力量。他们不但能够将俄罗斯占领下的任何地区置于火力打击的覆盖范围,还具备了打击俄罗斯本土的能力。现在,乌克兰已经成为世界上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反观俄罗斯,俄军在2022年年初时还顶着世界第二的光环,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但一开战就遭受了失败,还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后来更是在哈尔科夫大反攻中全线溃退,丢失了几千平方公里的控制区。进入11月份,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又主动撤退到赫尔松地区第聂伯河东岸。到现在,俄军已经转攻为守,别说控制基辅,就是渡过第聂伯河夺取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其余地区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所以,如果以2022年2月24日冲突爆发为原点来看,双方军队的表现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乌军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超强的韧性超出了预期,与此同时,俄军在战斗中拉胯的表现也超出了预期。于是,这就给外界造成了一种印象,认为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在不断提升,俄军的战斗力在不断下降,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倒向乌克兰。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象。
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是建立在几乎完全依赖西方国家支持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如果没有了西方的援助,乌军就不可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这是乌军的死穴。现在,乌克兰反攻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不是乌军不努力,而是美国和北约盟友的军事支持不足。所以,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能不能获得全面胜利,不是完全取决于乌军,而是取决于西方的援助。
那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美国和西方盟友都希望乌克兰打败俄罗斯,那为什么就不能在军事援助上再慷慨一些,一次给到位,给够呢?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并不希望冲突在短期内结束。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70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军事援助超过430亿美元。全美有约30%的公司与军工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或间接提供了约1/4的就业岗位。在军工集团强大的游说力量推动下,美国政府会支持俄乌冲突向长期化方向演变。换句话说,这场战争如果速战速决,美国就捞不到好处。把战争长期维持在中低烈度,既可以满足军工集团的胃口,又可以迫使欧洲更加依赖美国。这种坐山观虎斗,还能渔翁得利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
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是出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是因为政治正确,这个并没有什么障碍。但美国和北约很清楚,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庞大核武器的国家,把这样一个国家往绝路上逼是会出问题的。所以,纵观俄乌冲突以来,虽然美西方在不断提升军援乌克兰的水平,但这些都是在认真评估了双方实力和战场的态势后作出的,既给国际社会做出了样子,又给乌克兰打了鸡血,但其实很多都只是象征性的。比如,仅用于防御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屈指可数的先进坦克。兰德公司分析师就曾对外表示,即使乌军获得了美国的F-16战斗机,也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到战争的进程。所以,美国和北约绝不可能冒着爆发核战争的风险,把看家的东西拿去军援乌克兰。
第三个原因就是各国都在打小算盘。
自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各国向乌克兰承诺提供援助的金额超过了1500亿欧元,但实际到位的远没有这么多,不过这已经使各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国内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随着战争陷入消耗战,这种援助实际变成了无底洞。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细水长流的策略,一边从库存里挑选一些过时的装备,拼凑成长长的清单,另一边又像挤牙膏一样不紧不慢地送往乌克兰。于是就出现了西方的军援声势浩大,但乌克兰却还在天天要求增加军援的奇特景象。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乌克兰军队都不可能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西方军事装备,也就不可能具备军事击倒俄罗斯的能力。
我们再来看俄罗斯。
虽然有关俄罗斯军队的神话已经破灭了,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也无法与西方匹敌,但前面说了,俄罗斯是与美国相当的核大国,这一点保证了他不能也不会惨败。同时,俄罗斯体量巨大,军工实力雄厚,海军和空天军的实力相比于乌克兰都是碾压式的。而且苏联时代还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武器储备,足够俄罗斯消耗一阵子。
至于俄军战术落后,指挥系统不通畅等等影响作战效率的问题,也正在改观。
美国权威杂志《外交事务》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指挥部 已经从冲突头几个月犯下的错误中总结了经验,并调整了自己的战术。这不仅包括,俄军电子战部队已经在有效地削弱乌克兰军队在通信、导航和情报收集领域的能力,也包括越来越多的使用相对便宜的“柳叶刀” 无人机和非常便宜的带有炸药的FPV无人机来摧毁乌克兰武装部队昂贵的军事装备。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俄罗斯的巨大军事和战争潜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才另辟蹊径想从经济上进行助攻。
但截止目前,虽然西方的制裁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却并没有达到西方的预期。因为从2014年开始,俄罗斯就已经开始习惯如何应对制裁,到如今西方也早已经穷尽了制裁的手段,而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崩溃。美国、英国和欧盟的GDP总和大约是俄罗斯的28倍,但总共只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约0.3%用于乌克兰战争。鉴于俄罗斯制造业成本较低,克里姆林宫只需将俄罗斯GDP的4%至5%用于战争,就可以超过西方目前的资助水平。
所以,西方的经济制裁也不太可能让俄罗斯虚弱到无法继续这场战争的地步。更何况,俄罗斯也不必担心可能失去盟友支持而失去军事能力。因此,俄罗斯在长期冲突中的潜在优势更大,将比乌克兰更适应消耗作战行动。
不过,俄罗斯军队已经转攻为守,在战场前线修建了长达上千公里的纵深防御工事。这说明俄军已经放弃了继续大规模进攻的打算,也意味着俄罗斯既定的军事目标已经很难实现了,包括对乌克兰去军事化。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俄军防守,乌军进攻。
在战争中,防御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会比进攻的代价更低。正如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因乌克兰军队的强大防御而受到重大挫败一样,俄罗斯军队今天的防御措施同样也严重削弱了乌克兰的反攻。如果俄罗斯能坚守住现在的防线,在持续的消耗之下,基辅反攻的声势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弱,最终甚至有可能会被迫停止大规模反攻。因为除了浪费弹药、牺牲人员之外,在不能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大反攻就失去了意义。如此一来,战线可能会趋于稳定,并围绕今天的位置固定下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任何一方都很难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其既定的领土目标,双方都没有能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如此一来,俄罗斯就将保留现在在乌克兰占领的地区,而乌克兰则会继续控制该国的其余部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为俄乌双方都不太可能维持上述地区的和平。换句话来说,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将不得不接受一条事实上的控制线,但双方又都不承认这是国际边界,交火会一直持续下去。
转攻为守是为了持续消耗北约吧
1895431tage 回复 @听友397433810: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