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保险配置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完全避免意外凶险的发生,但却能循序渐进地转移个人和家庭的核心财务风险,为实现“高配人生”构筑坚实的保障支撑。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当社会压力逐步增大,重大疾病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保险作为转嫁和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已经成為许多“人生赢家”打造“高配人生”的必备工具。
客观而言,面对人生未知的风险和损失,大部分普通人通常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应对:
一是选择是用自己的资源,例如储蓄、房产、亲朋好友的援助;
二是选择使用保险公司给予的对应理赔渡过难关。
科学的保险配置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达成“高配人生”或完全避免意外凶险的发生,但至少可以发挥转嫁核心财务风险的功能,保障我们在遭遇意外或不幸发生后得到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避免处于财富积累或提升期的个人及家庭“一夜返贫”。
在通常情况下,实现"高配人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为充分地化解逐梦途中较为复杂的风险冲击,有效的保险规划也应该是一个由不同类别险种相互补充构建而成的保障组合,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配置与规划。
在海外的成熟保险市场,意外险向来被称为"成人的第一张保单”。一方面是因为意外风险无法被完全有效预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外事件带来的身故、伤残风险可能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十分沉重的打击。
作为实际生活中建议优先配置的重要险种,意外险可保障突发的、外来的、非本意、非疾病事件导致人身的损害。一般来说, 这一险种的承保条件较为宽松简单,保费也较为亲民。在通常情况下,投保人每年只需花费300元左右,就可为被保险人构筑起100万元意外伤害附加5万元意外医疗的综合保障,为抗击“高配人生”的意外风险打下稳固基础。
除了意外风险,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每个现代人肩上的负担及责任正在逐渐加重。高负荷、高压力诱发或导致的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都市人普遍面临的一种焦虑。客观而言,在家庭重要成员不发生意外且工作和收入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会使个人或家庭一下子陷入窘迫的另一种可能几乎都是“因病致贫”。因此,在配置综合意外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健康保障也同样宜早不宜迟。
在具体的险种配置上,“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的健康保障组合,是适用于大多数人选择的"标配”。具体而言,与社保"罹患重病就诊——按对应付费比例报销"的补偿机制不同,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疾病并达到合同约定的赔付标准,则无论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或发生多少费用,都可直接获得合同约定的定额理赔补偿。
这一方面能为患病者在早期治疗时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利于病人及早治疗,另一方面也能为恢复期的营养、护理等支出提供支撑。
而不对病种进行分类限制、不限社保的高杠杆百万医疗险则属于报销型产品,可与重疾险互为补充,同时进一步为重疾险无法覆盖的冷门大病、怪病保障"补漏”。
具体的产品选择上,目前市场在售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大多都设定有较高的免赔额(多为1万元),因此均能以较低的保费实现较高的保障,一般不会对个人或家庭财务造成太大的负担。在重疾险产品的投保过程中,投保人一般可参考“重疾保额=治疗费用+康复费用+误工费用”这个基本公式确定保额。
如果前期预算较为紧张,建议可优先选择消费型重疾险产品,充分做高保额,拉高保费和保额的杠杆比。收入较高且预算较为充裕的群体则可考虑配置返还型重疾险,在获取重疾保障的同时,利用保费返还功能兼顾养老保障。
按照“风险越大,越应该转嫁给保司;风险小,则可以自留"的保险定理,在很好地构筑意外、健康两大核心风险保障防线之后,对于身负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家庭责任的人而言,结合自身能力及需求酌情考虑寿险保障也有一定的必要。
具体而言,买寿险并非为了防范死亡本身,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可控的代价防范家庭经济支柱过早去世产生的财务风险,用以解决子女教育、房贷负债以及配偶或父母失去经济依靠等一系列因被保险人身故可能产生的重大经济问题。
在产品形态和保额的具体选择上,寿险保额的确定可结合家庭债务情况、收入情况、消费情况以及个人风险偏好等因素综合衡量,一般应覆盖被保险人在世时所承担的家庭经济责任。
普通家庭的支柱成员可优先选择纯保障型的定期寿险产品,以低保费撬动高保额。而终身寿险通常更适合有强保费负担能力、有一定投资需求或有资产传承规划需求的高净值人选择。
总的来说,在积累和提升“人生配置"与保险配置的过程中,意外保障、健康保障以及寿险保障的组合规划,基本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构建起一条抵御重大财务风险的坚实“防线”。
在整体保费的投入和控制上,业内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可将个人或家庭的总保费占比控制在总体年收入的10%-20%这一较为健康合理的区间。当然,不同的人或家庭也可结合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偏好等因素进行适当的比例调整。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完善保险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人生配置”的改善,我们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及家庭情况的变化定期进行保障方案的坚实与调整。例如,家中添丁、收入大幅增长、买房买车新增大额贷款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原有的保障规划出现不足,此时就需要大家通过在原保险基础上增加附加险、添置新保单扩大保障范围或提升保额等方式及时调整补缺,进一步加固“防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