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浙江大学盘和林:激活技术创新,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浙江大学盘和林:激活技术创新,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00:00
07:19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了什么信号?新经济企业应如何抢抓机遇?12月15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封面新闻:关于明年经济工作基调,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诸多不同于去年的提法。比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该如何理解明年经济工作基调的新变化?

盘和林:其实有些提法过去也有,比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但先立后破是个新的提法,先立后破最早出现在2021年“碳达峰”相关描述中,其针对的是运动式减碳,碳冲锋等过激行为,所以我的理解是,来年在社会经济治理层面将更加注重稳健推进,不再有那种一阵风式的,运动式的经济拉动,而是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经济激活。所以,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依然是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在发展实践中找到发展中的问题,逐渐修补完善。

而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提法,则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期,需要加大政府、国企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投入,做大经济蛋糕。

封面新闻: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于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宏观政策应如何发力?“适度加力”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解读?

盘和林:财政货币政策主基调和去年相同,2023年财政目标是加力、提效。这方面2024年将延续。而从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可以看出,2024年宏观政策发力的主方向应该是通过激活技术创新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们看到,科技创新相关的放在明年工作的首位,财政和货币也会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封面新闻: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加速爆发的背景下,新经济企业应如何做?

盘和林:新经济企业还是要以自己的能力禀赋出发,找到和自己业务接近的新经济接驳点,拓展数据、算力、算法、AI应用等领域的相关业务,比如你是一家搜索引擎的企业,那么可以发挥算法优势,比如你拥有行业领域中大部分的数据,那么可以以数据要素为切入点,切入到数智化赛道当中。企业要学会以数字数据的思维去解决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问题,而具备数智化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赋能传统企业来获得新的业务增长。

封面新闻:会议对扩大国内需求有明确要求,尤其提到了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其中,多个环节与新经济行业密切相关,在您看来,新经济企业应该如何在扩大国内需求的供给侧发力?同时,还有哪些痛点堵点需要打通克服?

盘和林:新经济企业首先要用数字化去改造内部制造能力,过去工业时代的传统制造企业是规模化生产,生产的商品种类是有限的,而入籍我们的市场需求是多元需求,需要个性化消费品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所以此时企业就要具备定制化、柔性化、智能化的生产能力。所以,先要改制造为智造。而另一方面,当有了制造能力,还要找到用户真实的需求,此时就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数据反馈来感知用户真实需求,我们称之为按需生产,用需求侧反馈的数据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更加精准的把握,让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和需求。

痛点和堵点在于:高灵活度的定制化的智造解决方案往往没有通用方案,各家企业的解决方案需求各不相同,而当前,智造解决方案的定制方式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成本过高。所以,很多中小微企业只能就单个点进行数字化改造,比如有企业就认为开个网店就是数字化了,数字化只能改造企业某个小环节。

封面新闻:ESG是近年来新经济领域的一大热词,其中“双碳”又是重中之重。会议强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在执行层面践行好“双碳”目标?

盘和林: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其实实现“双碳”目标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国有比较成熟的新能源产业,诸如光伏、风电、储能电池、新能源车、充电桩、特高压等等,我国在产业上都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所以实现双碳目标,其实可以改被动为主动,可以将双碳和企业创收结合起来,比如光伏+储能电站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电力需求,从而降低企业能耗,而政策只要创造条件,那么企业就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产业链投资上来,而通过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建设,既能实现双碳目标,也能有效利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