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学生时代,很多人脑海中总免不了出现学校走廊上、教室里挂满名人画像和名言语录的画面,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和詹天佑、华罗庚等往往是“标配”。可如果学校墙上挂的不是科学家像,而是企业家像呢?
12月13日,“男子发现学校墙上挂的都是企业家”的话题上了热搜。据云上新闻视频报道,在河北,一90后男子回母校,发现学校教室墙上挂的是马化腾、雷军、李彦宏、曹德旺等企业家像,下面还有他们的励志语录,他直呼:我记得以前挂的是马克思、牛顿。该话题旋即引发网友热议。
学校墙上挂名人像,通常是为了发挥敦品励学价值,培育浓郁学习氛围。鉴于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离格物治学更近,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在内的名人轶事也饶有趣味,所以他们常成为学校“立榜样、促学风”的首选。相形之下,学校墙上挂企业家像,多少有些新奇。
在网上,不少网友就对此不乏微词,“科学家败给了企业家”是其中的惯常论调。有网友说,学校是育人之地,不是商业场所;还有网友说,这传递的是“一切向钱看”导向……这些偏负面的观点,多少夹杂着对企业家的偏颇认知,也暗含着对“榜样”二字的窄化理解。
学校墙上挂科学家像,从来都不是劝学励学的唯一选项,那些好学、钻研、创新的品质并非只有科学家有;挂企业家像,也不等于是在拉踩科学家,完全可以是表达对企业家身上创新品质与前瞻眼光的积极认可。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本质上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如果说,牛顿、爱因斯坦们代表了学界的知识创新标杆,那乔布斯、马斯克们代表的就是业界的技术与应用创新标杆,他们的价值都该得到认可,而非秉持二极管思维褒一贬一。
在“知识可创富”的今天,学校墙上挂企业家像,同样能传递出“知识就是力量,创新就是能量”的价值观,也跟国家层面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倡议同向——在当下,“全社会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已是很多地方发出的强音。
一些网友对学校墙上挂企业家像惊诧或者不满,其实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对培育社会创新生态的意义。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里就写道: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人物,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他看来,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现实也印证了他的判断:这些年里,中国经济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就离不开企业家的价值。
某种程度上,学校墙上挂企业家像,的确反映了时代价值观的嬗变,但这类嬗变并非坏事:与其将其归结为从推崇科学探索变为追捧财富创造、从推崇精神丰盈变为追求物质丰富,不如说它是从价值一元变为多元——在当下社会,科学创造之美与科技创新之美都值得推崇,二者内在相通而非相悖,都呈现了知识的重要性。
从现实角度看,这些经济界名人跟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比,也许离学生们更“近”:他们更具时代性与亲近性,没那么“漂浮”,所以感召力或许来得更实在。若他们能激发学生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新奉献的品质,那对个体和社会也都是有益的。
学校墙上挂的都是企业家,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无关世风日下,也无关品味媚俗,只是价值多元时代区别于过往的励学标本迭代。在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愈发凸显的当下,我们对此不妨等闲视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