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商业航天等表述:催生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商业航天等表述:催生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00:00
09: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在这之下第一条列出的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看,会议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表述还包括:“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创新提到首位,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创新型国家建设也为我国科技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迈向更高目标的新征途。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在报告中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似乎更“开门见山”一些,直接点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更加强调“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充分体现了政策层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急迫性。

“除了2022年提及过的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以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同时增加了对于广泛使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的需求。”陶川说。

丁明磊表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新原理、新组合、新应用为基础产生的突破性创新,有望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进步。随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加速融合,加快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现、验证、应用,打造下一代科学范式,催生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丰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在他看来,重大场景的牵引不仅将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还会加速前沿技术的迭代升级,元宇宙、智慧工厂等细分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推动先进通信、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数字孪生等技术的集成创新。科学技术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等交叉融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加快对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和倾斜式资源配置

会议提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此,丁明磊表示,实践证明,在科技起步和追赶阶段,举国体制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落后追赶到成功迈进创新国家行列的重要成功经验。

他认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力主体、活力社会密切结合,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探索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路径。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有机结合。以长期主义和协同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新组合与合理流动,激励技术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政府加强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加强对重点前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的战略部署,加快对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和倾斜式资源配置,加快实现重点突破。

“如果说2023年的产业政策强调补短板,提高安全水平;那么2024年的重心则是科技引领,前瞻布局。”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研报中表示,会议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兴举国体制,围绕稳存量、提增量、谋变量、强保障四个方向提出新的部署。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其中,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2月21日第三次集体学习。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丁明磊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探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的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健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而对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多名科学工作者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实践证明,许多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突破发展,与产学研结合密不可分,科研院所闭门造车的效果往往不如同企业结合,在市场的加持下才能开发出真正能够得以实际应用的产品。

“总的来说,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风险期则需要研究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一是要从中华民族百年巨变的历史和思想历程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以创新的精神全面推动大变局和中国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二是应对科技重大风险开展工作部署,未雨绸缪加强风险主动防护,构建科技风险的防范网络。以完善优化体系和增强能力为核心,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部署,系统布局“补短板”和“扬长板”重点方向和路径,打破路径依赖,“聚焦长板补短板”,形成非对称赶超。在经济、外交、政治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建立重大科技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完善平战结合顺畅的快速响应机制和应急科研攻关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风险评估预警和监测体系。”丁明磊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