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贺龙骨灰找到,中央实行“三不”,周总理致电主席:万万不可

75年贺龙骨灰找到,中央实行“三不”,周总理致电主席:万万不可

00:00
10:31

1974年9月,中央下发了恢复贺龙元帅名誉的通知。此时距离贺龙元帅逝世已经五年多,因此中央便决定给贺龙元帅举办一个迟来的骨灰安放仪式。

各路人马耗费数天,好不容易才找到贺龙元帅的骨灰。

然而安放仪式举办在即,周总理却提出了一个要求。

周总理向毛主席表示,坚决反对中央打算执行的“三不”原则!他希望贺龙元帅泉下有知,也能知道中央已经洗刷了他的冤屈,他终于可以好好地长眠于地下。

中央准备实行的“三不”原则是什么?周总理为什么要出言拒绝?主席最后答应了吗?

周总理的坚持

自从1969年贺龙元帅去世之后,给贺龙元帅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其实一直都是党中央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这其中出现了太多阻挠的声音,因此一直到1974年,中央才下达了恢复贺龙元帅名誉的相关通知。

中央在下达完通知以后,又打算给贺龙元帅筹备骨灰安放仪式。这个决定获得了党内众多人士的支持。

但是中央却打算对骨灰安放仪式采取“不报道,不献花圈,不致悼词”的形式。

周总理知道以后,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或许是因为在寻找贺龙元帅骨灰的过程中,从老山骨灰堂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当时贺龙元帅的骨灰被送过去的时候,不仅没有追悼仪式,甚至连束花都没有,所以周总理才会如此反对中央的这个打算。

他希望在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上,能够听到有人致悼词,能够看到有人给贺龙元帅献花圈,更希望老百姓们都知道当年贺龙元帅是被陷害致死的,现在他的骨灰已经安放妥当,大家可以前来追悼他,怀念他。

而说到寻找贺龙元帅骨灰的过程,其实也经历了颇多曲折。

贺龙元帅去世之后,就连火化都没有让他的家属到场,这对他的妻子和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当时中央虽然已经决定好了举办一场骨灰安放仪式,可是最重要的骨灰,却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下落。

于是中央便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去寻找贺龙元帅的骨灰。

负责寻找骨灰的人来到了八宝山公墓,但是公墓的负责人却说,贺龙元帅的骨灰不在八宝山。

毕竟贺龙也是个全国人民皆知的将领,如果他的骨灰是放在这里的话,肯定有人有印象。

然而现在不仅没人记得,甚至就连查询资料档案都查不出来骨灰的存放记录。

这下可让调查人员犯了难。

随后他们便决定前往当年接手贺龙案子的机构去碰碰运气,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当年经手的当事人。

此人姓周,在得知调查人员是专门为了平反贺龙元帅冤屈而来的时,他表示自己知道当年的事,但是需要去查询档案,以此来确定贺龙元帅目前的骨灰安放处。

根据档案登记的情况,调查人员发现贺龙元帅的骨灰,现在正存放在八宝山老山骨灰堂中。

于是就这样,贺龙元帅的骨灰终于被找到了。

当八宝山老山骨灰堂的工作人员知道这居然是贺龙元帅的骨灰时,差点惊掉了下巴。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贺龙元帅的后代将骨灰盒办理了移交手续。

骨灰盒有了下落,骨灰安放仪式也开始一步一步筹备。

贺龙元帅骨灰安放仪式

在找到骨灰盒之后,工作人员就谨慎将其收好,并且安排了专人去看管它。

中央最后决定在1975年6月9日的上午,举办骨灰盒安放仪式,当天也正好是贺龙元帅去世6周年的纪念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央军委办公厅发布出去的,并不是“讣告”,而是通知。

根据办公厅的通知,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将在革命公墓举行,中央也希望有条件可以到场的,都能来现场参加这一仪式。

其实这一通知,不仅仅是遵照了周总理的意思,更重要的也是贺龙的女儿贺捷生的心愿。

而周总理之所以会坚持让拒绝中央按照“三不”原则举办仪式,一半原因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另一半则是因为看到了贺捷生的来信。

贺捷生当时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贺捷生写了很多自己和父亲的过往。

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恳请中央能够帮忙找到父亲的骨灰,而且还强调了希望中央可以为父亲正名,如果能为父亲补办葬礼的话,她希望是公开且不保密的。

贺捷生认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父亲平反昭雪。

周总理自然明白贺捷生这样要求的原因,而且他自己也想帮这个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能够洗清自己身上的冤屈。

于是周总理便在6月7日左右,紧急把这封信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毛主席看过之后,也表示同意周总理和贺捷生的想法,因此毛主席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复了周总理,表示就按照他们说的去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在仪式开始之前的那几天,很多人都要求中央增加参加仪式的名额,大家都想来送贺龙元帅最后一程。

原本中央打算的是只有800人左右来参加仪式,但是在仪式当天,来到八宝山公墓的足有1500人左右。甚至还有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老将都表示,只要能让他去参加,无论用什么方式,他都要赶到。

实际上,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级别非常高,当时还有不少重要国家领导人前来参加。

其中就包括伤病已经非常严重的周恩来总理。

而原本周总理是不用过来的,但是他却执意要亲自到场。

周总理来了之后,还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只不过在早已准备好的稿件中,周总理临时加了一句话。

周总理说,贺龙元帅是因为遭受了迫害而死的。

这句话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一样敲在了众人的心上,在场的人无不为贺龙元帅的去世感到悲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体人员向贺龙元帅鞠躬致哀的时候,只有周总理一个人是鞠了七个躬。

这很明显不符合常理,但周总理却坚持这样做了。

或许他是想到了自己和贺龙元帅的革命友谊,也或许是他想用这几个躬,来深切地表达自己对贺龙元帅的哀思。

周总理还带着夫人邓颖超一起,来到了贺龙元帅家属的身边,低声地安慰着他们。

两人脸上的悲伤神情让贺龙元帅的妻子和女儿也泣不成声,邓颖超和贺龙元帅的妻子更是熊虎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起来。

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结束之后,他便和其他为国牺牲的英雄们,长眠于这座烈士陵园里。

但贺龙这个布衣元帅,也一直都活在人们的心中。

布衣元帅贺龙

贺龙元帅一生骁勇善战,是人们心里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而且他不仅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讲起大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

一碗米一双鞋,还有一碗水以及一条小鱼,就能成为贺龙元帅的上课的最佳拍档。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稳定军心,贺龙元帅受邀去给战士们上课。

贺龙元帅并没有死搬硬套地给战士们讲大道理,反而先拿出了一碗米,告诉战士们,老百姓在抗战的过程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将士们无论怎样都要吃饭,而这些粮食正是老百姓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没有老百姓的无私付出,将士们连温饱都不可能保证。

而那双布鞋随后也被贺龙元帅拿到了手上,贺龙元帅表示,不仅仅是粮食,将士们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老百姓。

前线打仗或许他们参与不进去,但是在后方的物资提供上,却永远少不了善良朴实的老百姓们。

而贺龙元帅准备的最后两样东西,则代表了“军民鱼水情”。

军与民是相互的,军人就好比那条鱼,而老百姓就是水。鱼离开水就会死掉,同样的,军人离开老百姓也无法继续生活下去。

贺龙元帅用几个最简单的例子,给战士们讲解了深刻的道理。

通过贺龙元帅的一番讲话,大家都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此后在奔赴前线的时候,就更加充满了力量。

贺龙在部队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将军,而在家中,他则变成了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

他从小便教导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方面都要记得节省,即便是后来大家的生活变得好过了一些,贺龙元帅的家风也依旧如此。

不过贺龙元帅在孩子们的眼里,仍旧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当年贺捷生由于战争原因,被贺龙元帅夫妻俩送到了乡下战友那里暂时寄养。

小小的贺捷生自幼就离开了亲生父母,直到很久以后才和他们相见。

但是后来懵懵懂懂的贺捷生之后也明白了,父母之所以会把她寄养给别人,实际上是在保护她。

因此贺捷生并不怨恨父母,反而非常理解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贺捷生和父亲的相处也十分温馨。

结语

从贺龙元帅被诬陷,到含冤致死神秘火化,连骨灰盒都不知去向,一直到后来的被平反昭雪,贺龙元帅洗清冤屈的路显得漫长而又艰难。

不过好在最后中央不仅找回了贺龙元帅的骨灰,将它妥善安置在了八宝山公墓中,还向全天下昭告了“贺龙元帅是被逼迫致死的”。

而贺龙先生这个布衣元帅,也终于能够彻底安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兴礼_43

    敬爱的周总理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是最有人情味,重友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周总理的光辉人格魅力与高,大,尚的领袖′风范点赞!

  • 雷阵雨_i1

    太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