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归处,便是吾乡!6位外籍友人讲述“家在武汉”那些事

此心归处,便是吾乡!6位外籍友人讲述“家在武汉”那些事

00:00
07:33

“当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万万没想到将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回想起和朋友们一起横渡长江的时光,多么美好!”在巴西人任途的眼中,武汉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是创业热土。

身为武汉瀚盛光华文化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的他认为,武汉有成为中国未来、世界经济未来的潜力,他说:“我正在武汉寻找新的挑战和机遇。”

12月7日,武汉举办“我在武汉这些年”——外籍人士“家在武汉”故事分享会,多位在汉外籍人士分享他们在这些年“家在武汉”的精彩故事和温暖点滴。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领域工作,但都把武汉当作自己的家,是这座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和家人经常骑车到公园游玩

“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真没想到将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来自巴西的任途是武汉瀚盛光华文化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高管,回想起和朋友们一起横渡长江的时光,他高兴极了。

在他看来,武汉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是创业热土,他说:“我正在武汉寻找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武汉生活13年来,他早已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如今,企业的业务也伴随着武汉的发展蒸蒸日上,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他说,自己见证了武汉的发展,“亲眼目睹这些变化我很自豪。”

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任安武来自美国,4年前,他携全家来到武汉,任职这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高管。任安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也很希望孩子们可以增加国际化的经验和视野,学习中国语言。

在这所学校里,任安武与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打成一片,收获感很强,这些在汉外籍人员的子女通过学校的培养,进入世界各地大学继续深造。

此心归处,便是吾乡。任安武说,一家人早已适应了武汉这座城市,休息的时间,他和家人经常骑车到武汉各个公园游玩,他的孩子也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女儿是一名芭蕾舞演员,经常为武汉观众登台表演。

东湖、后官湖、木兰山、江滩、武大……任安武说,武汉太大太美了,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们一家人的脚印,如今,他和家人也喜欢吃热干面、锅盔,“对武汉了解越多,便越喜欢武汉,认可武汉。”

2003年,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成立,武汉有了第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截至目前武汉市共有五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武汉给了一段奇妙旅程

目前拥有90多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人数超过130万,其中也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2016年,加蓬女孩柯雯来到武汉求学,如今,她已是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谈及为何选择来汉求学,她说,武汉地理位置,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她被华中科技大学的名气吸引。

第一次来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广阔和市民的热情就给柯雯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爱武汉,这里的市民、食物、风景都很好,周末我通常会和朋友们到东湖景区徒步。”

在武汉生活了7年,柯雯对“武汉,每天不一样”的感受很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武汉基础设施的变化。”柯雯说,武汉给了她一段奇妙旅程。

在“美食之都”武汉,不仅能品尝到色香味俱全的小吃,也有不少让人垂涎欲滴的异域美食,韩国“欧巴”李哲焄2014年来武汉时,就把一家韩国烤肉店带到了这座城市。

在这里,他偶遇人生挚爱——一位武汉姑娘,并安家武汉。在为热爱美食的武汉人带来韩国佳肴的同时,他也目睹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

他介绍,这几年到武汉工作、经商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到他的餐厅吃饭的人也更多了。李哲焄说,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因为它总是生机勃勃。他一直认为武汉会越来越好的,“我很有信心”。

学到的第一个中文词是“中华”

“我从小时起用的铅笔上面写着中华二字,这是我最早学到的中文汉字,从那时起我和中国有难以诉说的缘分。”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加力布来武汉21年了,在武汉学有所成后,他并没有选择荣归故里,而是继续在这个第二故乡奋斗。如今,他已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跨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武汉力量”引人注目,硕果累累。加力布的研究领域包括“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等多个方面,他家乡的帕德玛大桥是连接中国及东南亚“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通支点工程。在中国的支援下,大桥去年正式通车。

此前,看到武汉的长江大桥后,他就感叹“我们国家要是有这样的桥该多好。”如今,期望成为现实。今年8月加力布回到了家乡,见证这座凝结两国友谊的大桥,在内心充满感激之余,他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为两国的交流合作,做一些积极的贡献。

外籍人士在武汉安居乐业,还成立了外籍人士组织,策划活动、举办聚会。武汉康礼高级中学教师玛侬来自法国,在武汉生活已超过6年。早已融入这座城的她,为了帮助更多的外籍人士更好地在这座城市生活,在工作之余,热心公益的她牵头成立在汉外籍人士组织。

平日里,她组织大家学习中国书法和传统乐器,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她说,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这个在汉外籍组织里来,彼此分享经验,广结良友,为在汉生活创造美好回忆。

持续深入实施“家在武汉”工程

随着武汉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来到武汉工作、学习、生活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

武汉市友协专职副会长王祥胜介绍,不少国际友人把武汉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作为武汉人关心支持武汉的建设与发展,参与见证武汉的进步与变化。

“啄木鸟行动”英文标识规范活动、在汉外国友人迎春竞走、国际儿童节嘉年华、黄鹤楼外籍志愿者选拔活动、国际少儿视觉艺术展、端午文化体验活动……

2012年,武汉市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涉及政府公共信息发布、出入境管理、外籍人士子女就学等16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不断改善涉外服务环境,增强外籍人士在汉工作生活学习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在营造外籍人士良好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提升武汉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今后,我们将广泛听取外籍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更加深入实施这一工程,做大做强“家在武汉”品牌,不断拓展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士参与,让大家在武汉投资放心、创业开心、工作安心、学习顺心、生活舒心,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家”的感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