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正本《国学智慧》踏春游学研讨(15)

390.正本《国学智慧》踏春游学研讨(15)

00:00
06:24
巍巍圣贤,洞见实相;浩浩典籍,烛照古今;幽幽智慧,承传千载。正本系统国学教育,贯通儒释道三学,运用圣贤智慧,以独到视角观察社会人生、时事政治、婚姻家庭、现代教育、企业管理等等,展现国学独特魅力,解读人间纷繁世象。下面分节朗读由系统创始人黄柏力老师撰写的《国学智慧》系列内容。

762.踏春游学研讨(15)
  我认识很多官员,前几年就给他们说:“你要收手了,你要行善积德了。”
  他们不当回事,对我一笑:“黄老师,那不就是一阵风吗?风过了,我们该干嘛干嘛!该卖地的卖地,该收钱的收钱,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他们已经有经验,过去反腐、扫黄打非,不都一阵风吗?
  现在他们见到我就没那么拽了,问我:“黄老师,你说这个反腐啊,要反到什么时候?”
  我说:“这叫做换了人间。”
  我们今天看到一个行善积德的人生活得很艰苦,是同样的,因为我们有隔阴之迷。我们没有那个神通,没有天眼通、宿命通,可以一眼就看到这个人上一世是干什么的,都干了些什么坏事,看不到。虽然看不到,但是佛家文化里,佛陀告诉我们怎么去求证: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因就一定有果,只是看那个缘什么时候成熟。这个缘就是电脑在计算的善恶因。
  由此可知,今生行善积德的人没有得到好报,那是因为他过去生中做了一些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事,电脑现在正在计算他的这些事情,他今生今世行善积德做的那些善事,还排在后面。等到把那些恶事计算完了,他就苦尽甘来了,这就是因果定律的真相。所以,刚才提的这个问题,这两口子不孝顺他的父母,但是在过去生中还是行善积德,所以,感召了一个孝子。
  人世间有两套规则:看得见的叫“自强不息”,可以通过努力去达成;看不见的叫“厚德载物”,它客观存在,而且它决定了看得见的规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人自强不息,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善果,因为他德不够厚,厚德才能载物。
  人人都知道厚德载物,都想着要去行善积德,从哪里开始?孔老夫子在《孝经》里已经给了我们开示,夫子在《孝经》第一章就告诉我们:“夫孝,德之本也。”你要行善积德,孝是根。连根都没有,树怎么长?紧接着“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文明要去传承,才有了教育。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有没有去传承孝道文明?
  作父母的要负这个责任,因为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就像我们的孩子在一间房子里,房子着火了,不能说要等救火车来吧。等到学校什么时候开始来弘扬孝道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的孩子天天在长大,国家的政策不一定将就你孩子的成长。在他最需要学会怎么做人、打基础的时候,我们的等待,就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要指望社会来承担责任,因为我们要承担后果。好,这个问题就解答到这里。
  付老师:我想在座的父母或不是父母的人都从身边人的身上,看到了刚才所提的这个问题。通过黄导的解答,我们知道了在我们表面之后,还有一套规则——潜规则,那就是要行善积德。
  我们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不相信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说因果是迷信,不太相信,我们在春天播下种子,种下的种子是因,到了秋天是不是就会有果实收获呢?这就是因果,你种瓜,最后不会得豆。
  民间谚语也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一样的,我们遵照去做,没有错的。我们看到有这样的父母,却有不一样的孩子,这毕竟是少数。我记得民间还有这样一句话:“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