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2023.12.03
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重大项目更被视为促投资、稳增长的“牛鼻子”。
随着年底冲刺的冲锋号吹响,上周成都一大批重点项目“上新”。从项目状态来看,覆盖签约落地和开工投运的全生命周期;从项目性质来看,既有瞄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项目,也有惠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从项目意义来看,既为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又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氛围愈加振奋。
成都轨道交通 资料图
瞄准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频落地
上周,两大产业化项目正式“官宣”。
11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与成都高新区指定的投资平台在四川省成都高新西区投资建设BOE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
11月30日,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签约暨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成都举行,固定资产投资约105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光伏25GW电池与20GW组件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同时,当天通威太阳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现场开工建设。
两则消息一出,拼经济、稳增长、强信心的“氛围感”直接拉满。
“你好BOE·2023”成都站活动 资料图
为何这两大项目会被寄予如此高的期待?仅仅从体量来看,百亿项目本身就足以扛起稳增长“压舱石”的重任;再从领域来看,瞄准新质生产力的高能级项目是城市产业积蓄优势的根基,今日的项目,明日的产业,其后续释放的强增长动能将远超一时的增长。
例如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被视为抢抓柔性屏产业风口建设的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半导体显示生产线。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更轻薄、便携性更高的需求,IT产品最终将朝着柔性折叠、卷曲、大曲率乃至自由形态终极推进,如今在市场上先声夺人的折叠屏手机就是一个应用案例。京东方此次在成都投资的生产线,正是瞄准着这类市场未来的广阔前景,不仅打破了我国柔性OLED的产业空白,对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未来,成都将有更大的底气、更完善的产业链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版图上参与竞争。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图据企业
再如通威项目。一直以来,通威立足成都、深耕光伏,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也是成都光伏产业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去年以来,成都在绿色低碳产业上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光伏产业建圈强链已成为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此次签约的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成都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而通威太阳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项目,则通过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竞争力,壮大成都智造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和通威分别是新型显示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都在成都有着长期且稳定的发展势头。此次两家“链主”企业加码成都,反映了成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紧抓住“链主”企业聚企成链、集链成群,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让市场主体在成都做大做强。企业得发展、城市得产业,双向奔赴带来企业和城市的双赢。
蓄水养鱼,更多的项目纷至沓来。
11月30日,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活动期间,成都签约项目61个,协议投资总额850.3亿元,签约项目金额居全省第一,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8个重点产业链。
活动现场
“企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后方’。对做芯片的企业来说,成都高新区整个产业上下游布局非常完整,政府也给予很多政策支持,因此我们认为将总部设在成都高新区是最合适的。”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康毅表达了对于成都的信心,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又迎来一家企业总部和制造基地。
这些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项目,让城市的产业集群枝繁叶茂。
公共服务可感可及,民生项目齐开花
上周,两大民生项目是成都人朋友圈里高频出现的热点。
11月28日9∶00,首条连通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线路、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30分钟即可实现“双机场”一线直达。19号线二期全长43.17公里,加上此前已经开通的19号线一期,以及与18号线共线运营的路段,19号线的总长度超过100公里,取代上海地铁11号线成为全国最长地铁。同时,随着新线的开通,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成都跃居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
轨道交通“第四城”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一个靠地铁出行的市民而言,一个个不断增长的数字是直通家门口的便捷,是找工作和买房租房时拥有更大的半径,是城市发展变化落在个人生活里提升的幸福感。对于城市而言,从零到600公里的变化意味着轨道交通占公共出行的分担率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贡献了更多蓝天,也意味着,随着这些功能性、引导性、支撑性交通项目投入使用,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经济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
从19号线二期的开通,还能看到成都的轨道交通发展如何“起于建设而超越建设”。一条地铁,连通两大机场,不仅方便了枢纽间的交互接驳、提升交通营运效率,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赋能。以交通为引领,机场、地铁等枢纽设施“无缝”衔接,不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得以弥合,人口聚集、产业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实现良性互动。
交通引领发展的意义,在上周开行的另一大交通项目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茂县到成都全程用时55分钟。
有人欢呼川西地区正式进入“动车时代”,有人感慨拥抱川西的美景美食更方便了,其实,从连通两地的角度来看,这一项目是在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之下,省内先发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的体现,将为新时代成阿合作的“山海情”夯实基础设施的硬支撑。一条铁路,将两地的产业合作、文旅融合、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紧密相连。成都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责任和作为,将以更加温暖、更为可感的形式带向高原。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
茂县站
此外,上周还有民生项目签约落地。11月30日,成都未来公园社区招商引智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这是继两个月前北京举办后,成都的招商脚步又从北京走到了深圳,为未来公园社区再拓“朋友圈”。
当日活动共吸引24个项目签约落地成都,总投资金额312.3亿元。目前,首批成都未来公园社区25个点位正全面呈现,第二批50个点位正加速建设。两批75个未来公园社区今年已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超900亿元。
通过对新消费、文创旅游、现代物流、体育音乐等项目的导入,成都未来公园社区将更多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公园城市的宜居魅力。
抓紧重点项目多投快建,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幸福成都更有品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